主题: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楼主:星灿12
粉丝数(5)
|
---|
![]() | #1 |
![]() 人是生活在群体中的,生命的展开,就是不停与人打交道的过程。所以,具有识人之明非常重要。中国古人总结出的识人鉴人方法也是五花八门。 孔子的识人九法 出自《庄子·列御寇》 ![]() 1、远使之而观其忠。让人去远方任职,以观察他们是否忠诚。 2、近使之而观其敬。让人就近办事,以观察他们是否恭敬。 3、烦使之而观其能。让人处理复杂的事务,以观察他们是否有能力。 4、卒然问焉而观其知。对人突然提问,以观察他们是否有心智。 5、急与之期而观其信。给人紧迫的任务,以观察他们是否守信用。 6、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将财物托付于人,以观察他们是否清廉。 7、告之以危而观其节。告诉危机的情况,以观察他们是否守节。 8、醉之以酒而观其侧。让人喝醉,以观察他们醉酒时的仪态。 9、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使男女杂处,以观察他们对待女色的态度。 孔子的“三步识人” 出自《论语》 ![]() 1、视其所以。考查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 2、观其所由。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3、察其所安。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 人有八大才干 出自刘邵《人物志》 ![]() 1、聪能听序,谓之名物之材。善于听人之见解而能有条不紊,可以叫做正名察物之材。 2、思能造端,谓之构架之材。善于思考道理而能知端绪先后,可以叫做构建框架之材。 3、明能见机,谓之达识之材。善于明察事理而能预见到玄机,可以叫做通达有识之材。 4、辞能辩意,谓之赡给之材。善于运辞措意而能明人我之意,可以叫做擅辩畅论之材。 5、捷能摄失,谓之权捷之材。善于迅捷行事而能控制其失误,可以叫做权变敏捷之材。 6、守能待攻,谓之持论之材。善于坚守自我而能任他人来攻,可以叫做持守善论之材。 7、攻能夺守,谓之推彻之材。善于攻克对方而能夺人之所守,可以叫做善攻善克之材。 8、夺能易予,谓之贸说之材。善于夺人之所守而能为我所有。可以叫做交易游说之材。 “八观六验” 出自《吕氏春秋》 ![]() 一、八观 1、通则观其所礼。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仍能保持彬彬有礼的态度。 2、贵则观其所进。一个人地位高了,要看他推荐什么人。他提拔什么样的人,他就是什么样的人。 3、富则观其所养。一个人有钱了,要看他对待金钱的态度,是否做到富而节俭、用为所需。 4、听则观其所行。听完一个人的话,要看他是怎样做的,是否做到知行合一。 5、止则观其所好。通过一个人的爱好,能看出这个人的本质。 6、习则观其所言。通过久处去了解一个人的习惯言行,以做出准确的判断。 7、穷则观其所不受。人穷不能没志气。要看他是否因为穷而低三下四、贪占便宜、出卖人格。 8、贱则观其所不为。人地位低没关系,但要不卑不亢,坚守人格尊严,这样的人值得交往。 ![]() 二、六验 1、喜之以验其守。 让他欢喜,看他是否不变操守。 2、乐之以验其僻。 让他高兴,看他是否有不良僻好(是否得意忘形)。 3、怒之以验其节。引他发怒,看他是否能自我约束。 4、惧之以验其持。让他恐惧,看他是否意志坚定,不变信念。 5、哀之以验其人。使之失败,看他是否能够自制、自强。 6、苦之以验其志。让他处于艰苦的环境,看他是否胸怀大志。 诸葛亮的识人七法 出自《将苑》 ![]() 舌战群儒 1、问之以是非,以观其志。有意用是非去试探他,看是否有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 2、穷之以辞辩,以观其应变。用言词论辩来同他辩论,看他是否有应变的智慧。 3、咨之以计谋,以观其学识。向他请教智谋,看他是否有真知灼见。 4、告之以祸难,以观其勇。告诉他有祸难,看他是否有敢于赴难的勇敢。 5、醉之以酒,以观其性。用酒把他灌醉,看他是否因失态而暴露本性。 6、临之以利,以观其廉。用利益去引诱他,看他是否保持廉洁。 7、期之以事,以观其信。让他限期完成某件事情,看他是否能守信用。 战国李悝的识人五法 出自《史记·魏世家》 ![]() 1、居视其所亲。人以类聚,看他平常都和谁亲近。 2、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 3、达视其所举。处于显赫地位时,看他是否能够选拔人才。 4、穷视其所不为。处困境之时,看他操守如何,是否做到有所不为。 5、贫视其所不取。在贫困之际,看他是否不取不义之财。 来源丨传统文化
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