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十二时辰知多少?学学古人的养生法
楼主:桃子
粉丝数(24)
|
---|
![]() | #1 |
顺天时而为,接地气而活,人和美而乐——这是古人留下来的智慧,你是否愿意在这个美好的季节学学古人,也把日子过成诗? 古人将每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刚好是今天的两个小时。从西周起,人们就为每个时辰取了别致的名字,又以地支来表示。
每个时辰名,或描绘了天地间一景,或是阐明起居作息的道理。十二时辰是先民们的大智慧,指引着后辈子孙过好每个当下,让我们懂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而现在,一天24个小时,人们都是“凌晨、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半夜”地划分,但是在看古装剧时,听到丑时、亥时的时候就傻眼了,因为不了解古人的计时方法,所以难免会跳戏。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十二时辰与现在一天24小时的对应表,在了解这个知识点的同时,很多女孩子比较注意的保养时间也附加进去了。
子时 23:00-1:00 宜睡眠, 忌熬夜。 此时为夜半,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又称为子时,意为孕育。此时的天空,像婴儿的眼眸,黑得纯粹。此时,人的气血都已降到最低值,这个时间段睡觉,是为了补上一整天的能量。所以,这时请不要熬夜。 丑时 1:00-3:00 宜熟睡,忌熬夜。 此时人正在熟睡中,身体处在一天中最慢的时刻。唯有肝脏在快速地“工作”着,为身体排毒。 寅时 3:00-5:00 宜熟睡,忌熬夜。 此时,太阳虽还未出地平线,但遥远的天际处早已显现一线生机。老虎也蠢蠢欲动,是为寅时。四点钟是老人容易发生意外的时间,因为此时血压处于一天的最低值。因此要小心谨慎,好好休息。 卯时 5:00-7:00 宜清醒 、排毒,忌赖床 先民们告诉我们,要日出而作。在古代,这会儿,官员们要上早朝、清点人数,称为“点卯”,也就是上班报到了。这个时间段是清肠胃、排毒素的最佳时间。不过,夏天到了,如果你是个爱浪漫的人,何不站在海边望早霞,感受一下“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的场景呢? 辰时 7:00-9:00 宜吃早饭, 忌不吃早餐。这是吃早餐的时候。现在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都是在上班途中匆匆解决早餐,或者干脆不吃。其实这是不对。因为身体是随着“胃经当班”开始这一天的运转。 巳时 9:00-11:00 宜精神饱满 , 忌久坐不动。 临近中午,此时是我们一天中的第一个黄金时刻,工作效率最高。所以,请保持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做最重要的事。 午时 11:00-13:00 宜午饭、午睡,忌疲劳作战 上古时候,午时是人们去集市交易的时间。电视剧里常有“午三刻开斩”的说法。这个时间段,是一天中光线最强烈的时候,阳气达到顶点,阴气将慢慢增加。相传这时候,动物们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是站着的,所以午时是属于马的。这时候和身边人聊聊天,睡个午觉无疑是释放压力的最好方式。 未时 13:00-15:00 宜工作, 忌颓废 过了正午,太阳开始偏西了。这时的太阳位置,与隅中是相对的。人们从困沌中醒来,慢慢调整,抓住一天的第二个黄金时刻,高效地工作。 申时 15:00-17:00 宜工作、锻炼 , 忌懒散 对于古人来说,这是第二次吃饭的时候。据说这时猴子的叫声最为清亮,是为申时。人的工作效率也渐渐到达午后的高峰值,也是做运动的最好时机。 酉时 17:00-19:00 宜放松,忌争吵、情绪不稳定 太阳落山了,所以称为日入、日没。这是白天进入黑夜的标志。人们开始收工返家,飞鸟也回到了丛林里的窝。这时,忙了一天的人们,情绪最不稳定,很容易发生争吵。所以要适当放松,不要做重要或复杂的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先民留传给我们的智慧。 戌时 19:00-21:00 宜阅读、约会, 忌生气、无聊 太阳已淹没在群山后,天地一片朦胧,眼中所见,仿佛都镀上了温柔的滤镜。黑夜降临,狗要看家了。这段时间,是一天中最后的黄金时刻。所以连电视台都进入黄金时段的播报了。脑子清醒,最适合读书、创作,或做点自己喜欢的事,都有助于睡眠,给自己一个美好的句点。 亥时 21:00-23:00 宜安抚心情,忌浮躁、做决定 这是一昼夜的最后一个时辰。据说这时候猪睡得最香甜,发出鼾声最响亮,是为亥时。这时候应该安抚心情,泡个脚,准备上床睡觉了。人定,也是人静。这是提醒我们,切勿心浮气躁,也别在晚上做任何重要的决定。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017/05/06 01:40:42 打赏 | |
![]() | #2 |
我每天中午都在疲劳作战。
| |
![]() | #3 |
@勤劳善良小农民:慢慢试着去放松一下,这样下午上班也能精力充沛一点。古人留下来的这些大有智慧
| |
![]() | #4 |
@跳跳小妞儿:楼主说的时间有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几乎被很多“按时制定”计划的人给忽略了。
我们生活用的是“北京时间”,但是我们身体适应的是自己所在地的时间。 比如北京是东八区,新疆是东五区。让新疆人按照北京时间作息,这是大大的乱了,因为新疆的日出都要比北京晚三个小时啊。
| |
![]() | #5 |
@勤劳善良小农民:这只是古人计时和现在的对应时间,是千百年来先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必然有其科学的一面。但是,如果你适应了自身的生物钟,也许没必要刻意去改变,只是如果能像古人一样保持这样规律的作息,肯定大有益处
| |
![]() | #6 |
@跳跳小妞儿:楼主误解我的意思,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按照古人的作息时间,就得不能参照文中说的——戌时(19:00-21:00)——括号里的时间来分。古代人是用仪器来计时,用的也是当地时间。古代长安的戌时和洛阳的戌时,不是同一个时刻,因为两处有时差啊(洛阳先进入白昼)。
假如,新疆人和北京人都是在北京实际的戌时(也就是19:-21:00)做“宜阅读、约会, 忌生气、无聊”这样的事情,是不对的,因为此时的新疆实际实际才16-19:00。 养生时间表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按照这个作息其实挺好的。我想要说的是,之前回复也提过,我们应该参照自己所在地方的时区来安排作息。 就比如我每天晚上十二点睡觉,觉得挺晚的,但是一想到我所在的城市比北京晚一个时区,其实才晚上11点,这个时候睡觉,刚刚好。
| |
![]() | #7 |
赞成勤劳善良的小农民的观点,我们应该参照自己所在地方的时区来安排作息。偶尔的熬夜,咱们身体也是有很好的调节功能的,所以也大可不必担心。
| |
![]() | #8 |
@跳跳小妞儿:
![]()
| |
![]() | #9 |
忘了在哪里看到过的,古人日出而作,也有一个前提,就是日落而息。 遵循规律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一定非要很刻板
| |
![]() | #10 |
@艾书:人自身调节功能也是很强大的,偶尔的任性熬个夜,也大可不必太在意。
| |
![]() | #11 |
@zpy:是哒
| |
![]() | #12 |
@艾书:如果太在意,焦虑说不定反而伤了我们的脾,让脾的运化功能弱了,反而让人湿气重,觉得人整天没有精神,没有力气了。
| |
![]() | #13 |
几十年没午睡过了。
| |
![]() | #14 |
@#游山玩水:形成了自己的作息,就很难改变。但是午睡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夏天,下午容易昏昏欲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