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追中国新歌声,也把我彻底成了周董的粉丝
楼主:雨雁
粉丝数(19)
|
---|
![]() | #1 |
小时候功课负担重,作业多,老师要求严格,所以一到晚上的时候我们都要乖乖坐在书桌前做作业,直到功课完成装好书包上床睡觉,一切尽在父母的掌控之中。 但那时候的好奇心和叛逆心同样是铺天盖地不可阻挡的。父母的话得听,功课得完成,但是想看的电视剧一样得看,错过一集武侠剧可是会忧愁很久呢,那怎么办呢? 所以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在学校课间或老师让自习的时候,抓紧时间把老师安排的功课做完,老师们都面带微笑有满脸懊恼:嗯,这孩子最近用功了很多,但为什么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呢。其实回到家后,是在里屋假装专心做作业,趁父母不注意的时候就悄悄透过门缝满足内心的武侠情结。 也听歌,除了听任贤齐,剩下听得最多的就是年轻的周杰伦,一首《不能说的秘密》,一首《烟花易冷》,一首《发如雪》经常在耳机里循环播放,一听就是一整夜。 但那时候除了觉得他的歌好听之外,并没觉得周董人怎么着,他的生辰八字,生肖星座,厌恶喜好,成长经历我都一概不知,大概在那个年纪会把唱歌者和歌完全分开的,我也算是其中的一个奇葩。 大学之后就再也不听周杰伦了,反而听汪峰、李宗盛和那英的歌比较多。 直到开始关注《中国新歌声》!
《中国好声音》也断断续续看过好几期,改为新歌声后,也正好闲暇时间比较富余,因此基本每周五必看,这一看,我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学生时代身边有那么多朋友都迷恋他到无可救药。 导师团队都是实力派的,汪峰稳重严肃,尤其最近的一首《无处安放》成了进门出门都在听都在哼的旋律,那英飒爽豪气,哈林幽默风趣,都有太多歌曲被大家广为传颂,但崇拜归崇拜,毕竟,他们的歌曲已经在父辈就开始流行,但我们这时候,已经成为经典了。 但周杰伦不同,他才是代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他的歌声,一直陪伴我们从学生时代到步入社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上《中国新歌声》的学员,只要是带着媳妇儿或女朋友上台的男学员,并且在周杰伦转身后还说要参考另一半的意见选择导师的,女同胞们给出的意见基本一律是周杰伦,我面对着电视机的时候也会激动得上蹿下跳:选杰伦呀!
其实仔细想想,这关我哪门子事呀,犯的着这么激动吗? 那是什么原因把我变成周董的铁杆儿粉的呢?我也觉得莫名其妙。面对好的歌曲又不敢果断转身时,其余三位导师各个表情夸张,只有他,总是一贯的冷静,一贯事不关己的样子,偶尔带点小调皮,即使内心确定了,也只是轻轻按下红色键。
打赏 | |
![]() | #2 |
我们这代喜欢的是罗大佑。 怎么都是台湾的??
| |
![]() | #3 |
另外,不喜欢那英每次必出,霸占着评委位置。 其实她的歌就那么几首,和别人不是一个档次的。
| |
![]() | #4 |
@NY:那英的歌其实还好啦!我听得不少,但是哈林的我确实是很少听,罗大佑我也喜欢,尤其是那首《光阴的故事》,强烈推荐汪峰的《无处安放》,实在太好听了,歌词也美,据他自己说是写给章子怡的,但我老是觉得他写歌的时候想到的有可能不是章子怡,哈哈。
| |
![]() | #5 |
我家杰伦小公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