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会跳舞的糖
楼主:桃子
粉丝数(24)
|
---|
![]() | #1 |
下午去逛超市,喜欢甜食的我又买了一大堆糖果、饼干,在路过糖架的时候看到了跳跳糖,这可是童年的记忆啊,长大后很久没有吃过了,果断买了两包。 喜欢跳跳糖是因为它在舌尖上跳舞的感觉,还带着一点刺激,相信很多人都会喜欢吧。但是吃了这么久,不知道跳跳糖究竟是怎么来的,好奇心驱使下,我上网查了一下。跳跳糖是1974年开始出现在美国市场上的创新糖果,发明人是美国通用食品公司的研发科学家米切尔,算算已经有43年的历史了,这可是近半个世纪的辉煌下。 实际上跳跳糖的成分和普通硬糖是一样的,都是甘蔗、玉米糖浆、水、色素和香料。而让糖“跳舞”的是被封印在糖里的细小二氧化碳泡泡。 据说有人曾经做过实验,把跳跳糖放入水中,观察到在它的表面有连续不断的气泡冒出,正是这些气泡使人有“跳”的感觉,当然,这也许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接下来,又做了另一个实验:将少许不加色素的跳跳糖放入澄清石灰水中,过一会儿,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跳跳糖里存在二氧化碳,当它遇水时,外面的糖溶解,里面的二氧化碳冒出,就产生“跳”的感觉。
跳跳糖是在糖里边加入了压缩的二氧化碳,由于外边的糖化掉了,二氧化碳冲出,才会“跳”的。因为跳跳糖在热处不跳,而在水里会跳,并且把糖压碎会听到同样的噼啪声,在灯下会看到糖中的气泡。 二氧化碳是怎么跑到糖里面去的呢?据说混合后的糖浆必须要在40个大气压的二氧化碳压舱中待过,这样糖浆才会吸收无数细小的二氧化碳泡泡。 接着包含高压泡泡的糖浆冷却后就会被里面的气体胀破,碎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这就是为啥跳跳糖不像硬糖是一整颗,而总是碎成渣渣的原因了。 没想到吃了那么多年的糖,今天才弄清原理
打赏 | |
![]() | #2 |
没吃过跳跳糖
| |
![]() | #3 |
@#游山玩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