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打败LV!世界第一奢侈品在中国诞生了!
楼主:华仔
粉丝数(24)
|
---|
![]() | #1 |
![]() 1 对,你没有猜错,就是贵州茅台。 茅台已经超越了世界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路易威登)1490亿美元的总市值。 ![]() 营业收入还不到LVMH五分之一的茅台,是如何做到超越享誉世界的LVMH的? 茅台市值超越路易威登 通过下面这一组虚拟的对话,我们就能直观看到茅台、LVMH这两大奢侈品集团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 ![]() ![]() ![]() ![]() ![]() ![]() ![]() 2 为什么欧洲的奢侈品是时尚产品,而中国的奢侈品是酒? 究其本质:欧洲的文化载体是服装、首饰,中国的文化载体是酒。 酒,才是中国最通用、最受认可的东西。5000年的中国文化离不开酒: 李白无酒不成诗;我们无酒不成席;煮酒论英雄;酒逢知己千杯少。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一样离开酒! 酒文化是中国社会传统尊卑伦理规则在饭桌上的展现。——水木然 知乎网友李有希说:酒文化的本质是等级秩序。敬酒与劝酒文化都是在不断地确定自己的身份与位置,上级劝酒下级,既是施展权威。 下级不喝就是对权威的挑战,这种不服从会让高位者觉得失去了掌控感,觉得"没面子"。 下级向上级敬酒则是确认自己的从属地位,一般要多喝两杯才能体现对方地位比自己高,而上级则可回敬可不回敬,行为并不是平等的。 ![]() 逼酒从来都只有长辈逼晚辈,上级逼下级,甲方逼乙方,饮下的酒精越多,权势越小,地位越低。 中国社会长期是层级社会,个人必须社区化或者官僚科层化生存。对于底层人来说,他们需要某种身体上的受损付出以获得信任,而对于高层来说,他们顾忌的是面子,但愿意用自己的“出丑”来获得信任。那么酒桌的酒精文化则完美地满足了这两点,酒精既可以伤害人的躯体,同时醉酒也容易出丑,酒精是一个完美的“统筹物”。乙方有求于甲方,下级献媚于上级。而在酒桌文化之后,中国人是厌恶喝酒的,他们大部分不愿意将酒精延续到家庭餐桌——《中国酒文化的自虐性》 ![]() 而知乎作者朱近野说:与其说是等级秩序,不如说是等级秩序崩解后,人们的想象与模仿。 劝酒,确认面子和权利地位。但是,你见过哪个等级秩序明确的社会里每天需要那么频繁那么辛苦地维持面子的吗? 这就是有趣的地方。 现代酒文化来自改革开放后的物资丰富,也来自改革开放后的等级秩序若有若无,这才是独步全球之处。 既存等级秩序的崩溃。也正因此我们才需要这么多的活动不断地巩固自身的身份认同。这本身反映了人对于等级秩序的渴望。 来源:水木然专栏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018/01/17 04:05:11 打赏 | |
![]() | #2 |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 古文今来,文人墨客,王侯将相,爱酒的人数不甚数。
| |
![]() | #3 |
不喝酒的人飘过
| |
![]() | #4 |
LV是消费品,茅台慢慢变成投资加消费品了。
说不定哪天茅台就是黄金一样的东西了。 ![]() 其实我觉得茅台有泡沫,不值那么多钱。 当然LV也是一样。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018/01/17 01:52:24
| |
![]() | #5 |
中国社会长期是层级社会,个人必须社区化或者官僚科层化生存。对于底层人来说,他们需要某种身体上的受损付出以获得信任,而对于高层来说,他们顾忌的是面子,但愿意用自己的“出丑”来获得信任。那么酒桌的酒精文化则完美地满足了这两点,酒精既可以伤害人的躯体,同时醉酒也容易出丑,酒精是一个完美的“统筹物”。乙方有求于甲方,下级献媚于上级。
这段话很符合当今国情。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2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018/01/17 04:04:36
| |
![]() | #6 |
中国式酒桌:一场权威与服从的表演,一场毫不留情的权力游戏
都说国人没有“规则意识”,我不赞同。 看看我们喝酒,就知道我们很重视“制度建设”、按章办事。 各地喝酒规矩不同,但都得有规矩。在我的家乡,流行主陪带三杯酒,副主陪再带6杯酒,这一下,全桌人就喝下去了9杯,酒量小的基本就交代了。 这还好,用的是“玉石俱焚、同归于尽”的办法,有的地方更牛,要给客人端酒,“我端给你喝,表示尊重,但我不喝”,据说,这是因为以前穷,酒要省下来给客人喝,弄到现在,就变成了战术,“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我自岿然不动,让你喝好喝倒。 现实中,却变成了两只手举起满满的杯子,小心翼翼地保证杯沿低于对方,谦逊地抬起眼,说: “领导您随意,我干了。” 规则吧,是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缺点就是缺乏针对性,不适用于一对一。没关系,中国人的智慧,在劝酒上最明显。“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这搞的是情感绑架;“不干瞧不起我”,这搞的是尊严绑架。两招下去,一般人就撑不住了,只能喝。 虽然但凡长点脑子的都知道,吃药的人哪能多喝酒,但凡了解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喝酒红脸是缺乏某种酶,大量饮酒是变相玩命。这些酒桌战争,虽然又无知又耗费,大概还稍微有点骑士精神,赤膊上阵,刺刀见红。可更多的酒桌,喝的不是情分,拼的不是实力。 不然,为什么喝吐了的业务员,还要在客户的喝彩声中吹一瓶啤酒? 为什么两眼充血的下属,还能替领导勇猛地挡下满满的一杯高度白酒? 为什么一群衣冠楚楚的中年男子,非要起哄让红脸的年轻小姑娘再多喝一杯? 简单的很,你看得到交换的酒杯,没看到交换的利益,你看得到干掉的白酒,看不到干掉的尊严。 归根结底,大部分的中国式酒桌,是场权力的游戏。 强者用逼人喝酒彰显权威和控制力,弱者用自虐式主动喝酒表白忠诚和服从。这里暗含着大部分人都没意识到的逻辑: 人最重要、最宝贵的是健康,喝到吐了还在喝,好比是递了一张投名状、归降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