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西藏,你想了解什么?我在拉萨为你讲故事
楼主:林飞扬
粉丝数(20)
|
---|
![]() | #46 |
民族服装看着真的很好看 不过就像你说的,也只有在那些地方穿着才觉得更和谐
| |
![]() | #47 |
@有一只麋鹿:嗯嗯。不过也得看自己敢不敢穿的出去,我自己买了一套藏装,就是不敢传出去。总觉得怪怪的,没有人家穿着好看。
| |
![]() | #48 |
![]()
| |
![]() | #49 |
@雨雁:其实可以自己羡慕自己啊,有时候到一个自己很向往的地方,只需要心一横,别的都不去管。等到了,才知道到达其实并不是很难喔。
| |
![]() | #50 |
@美美周:那么,到时候一定要去林芝,绕着情比石坚双手合十转三圈,许一个美美的心愿。
| |
![]() | #51 |
我也觉得名族服装看着好看,可穿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一般西藏人比较高大,个子矮小的人就不适合穿藏装吧!藏装又不简洁明了,穿起来肯定很繁复,还要戴上那些头饰和项链什么的,好啰嗦哦!
| |
![]() | #52 |
@MELISSA:这边的人,身高确实普遍较高。但是服饰也有简洁的,不需要那么多繁复的修饰。不过他们的服饰种类太多了。藏族服装、眼饰在其款式、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自然条件、劳动生产和文化交流的影响。从地域看,可区别为农区和牧区类型;按生活方式,可区别为农村与城镇类型;从身份讲,可分为平民、僧人、达官贵人等类型。除阶层性、节常性和时令性差异外,近现代藏族服饰还存在着极大的区域性差异,而又特别表现在妇女服饰上。同世界上许多民族一样,藏族女子的服饰较男子复杂得多。
| |
![]() | #53 |
几张图,告诉你西藏人有多爱花 在西藏,人人爱花。在我自己还没来这里之前,我也以为西藏是个寸草不生的荒原,可是到了才发现,原来传说中的西藏除了缭绕的桑烟、转经的老阿妈,宏伟的布达拉和神秘的古格王朝,还有八廓老城里闭目养神的小猫小狗,夜晚在大昭寺悠闲散步的人……而这些,组成的那幅画的名字叫浪漫。 若要再给这份浪漫添一点色彩,我想那应该是一束裹在带着墨香的报纸里的鲜花,红色的玫瑰、紫色的勿忘我、白色的满天星还有带着阵阵幽香的百合。从没有见过哪个民族会那样热爱浪漫,热爱鲜花。 每天晌午,从忙碌的人群中穿行而过,来到小昭寺,将柏树枝投进香炉,轻烟悠然飘出,香气在身边缭绕,这时你会看到穿着各色民族服的阿佳(藏语里对成年女子的称呼)和格拉(藏语里对年长男子的尊称)在挑选鲜花,卖鲜花的则是聋哑人。这些聋哑人因为没有正式的工作,所以政府帮助他们,这算是精准扶贫吧(这几年不是一直在精准扶贫嘛)…… 每次一站在卖鲜花的地方,聋哑热很热情地会打手势,你想买哪种花,指一下,他们就会伸出手比划。玫瑰一束10元、康乃馨10元、勿忘我一束15元……还有很多我不知道名字的花(原谅我是个花盲,哈哈……)除了大小昭寺附近,每天早上在林廓路上也有很多买花的,买花的阿佳骑着三轮车,车上有的花以盆栽的为主。 在拉萨买花的人也很多,每天去小昭寺逛一会儿,买一两束花回到办公室插起来,这是我和同事经常做的事儿,因为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漫道你觉得是在看慢动作画面播放 下面来几幅早上我在八廓商城随手拍的图吧,一位中年阿佳在一处墙根下摆起的小摊,虽然花不多,但是不断有人来光顾。
(八廓老城里是浓浓的生活气息) (一位老阿佳带着自己的孙子来买花) (藏族姑娘和自己的妈妈来逛街,顺道买了盆花)
(阿佳拿起袋子,准备将客人要的花装起来) 这样的场景在拉萨街头随处可见,转经的老阿妈手里捧一束花,公交车上也有人捧着花,不要惊讶,这个民族就是这样浪漫。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5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016/05/20 02:53:09
| |
![]() | #54 |
噢 我没看到图 伤心
| |
![]() | #55 |
@有一只麋鹿:哈哈,早上临时有事,马上更新哈
| |
![]() | #56 |
咱们聊一聊我所知道的西藏人民的“钱”
大家是不是对于西藏人平时用钱非常好奇呢?哈哈,其实,咱们内地什么样,人家也是什么样,藏族人民没有我们既定思维的那么落后。不过在农牧区,金融交易不发达,存钱这个概念大家意识都不强烈,特别是那曲地区,那边虫草多,所以有钱的藏族人也很多,人们买房买车,都是提着麻袋去的,每逢节日,人家都是大手笔的给,哈哈,这才是真正的土豪呀! 还有对于很多的农牧区人民来讲,大家平时的衣食住行大部分是自给自足,商品交易也没有城镇那么刚需,所以对于“钱”这个东东。。。来,大家感受一下我亲身经历的事情。(抓好自己的下巴) 前不久,我和四个小伙伴一起去山南桑布日沙丘拍照,行程就计划了一天,那天风沙有点大,我们在沙丘待了一会就转站去林周湿地拍鸟,当时并未打算留宿林周的。沿途的牧场风景实在太漂亮了,一路玩,一路拍摄,由于过分贪恋美景,便错过了回拉萨的班车。于是在路上走走停停,希望能够搭上回拉萨的顺风车。 (从小伙伴的空间偷来的桑布日沙丘照片) (这就是林周的黑颈鹤,大片大片的) 路过虎头山一农家小院时,大家都想去装些水。一位50岁左右的阿姨正在门口织氆氇,知道我们想装水,就让我们坐会儿,她去厨房打水。可出来时,手里端着的不是水瓢,而是一小筐青稞饼子,还提着一大壶甜茶。盛情难却,我们便只能留下吃饼喝茶。 (氆氇其实就是比较厚的毛料,做藏装用的,七彩斑斓的) 正吃着,忽听到小院的后面有人喊,因为是藏语,我们听不懂。阿姨却咕噜地站起来,告诉我们,他老伴赶羊回来了。我们一听赶羊,都想去帮忙。到后院一看,有50多只绵羊和7、8头牦牛呼呼的往小院奔来。我们不懂赶羊,虽说是帮忙,却成了捣蛋,在羊群面前跑来跑去,把羊群吓得四处飞窜。 大叔笑呵呵地边挥鞭子边告诉我们:不要顺着羊跑,这样只会吓坏他们,只要找准领头羊,把它圈进羊圈,其他羊很快就跟进去了。 我们立马乖乖地站在原地,让羊群静下来。大叔指着其中一只身体壮硕,羊毛最长的羊说:“这就是领头羊。”五个人分散开来围在羊圈周围,大叔鞭子才挥了几下,羊群就乖乖的进圈了。而另一边阿姨早已把牛牛给关好。 (西藏的绵羊毛超厚的) 本来要走,大叔说什么也要让我们吃过晚饭再走,强辞无用,只能再三地说着感谢。阿姨一脸笑容去给我们做面,大叔说要去宰只羊,被随行的男同胞们劝住。大家于是就聊起天来,大叔特别健谈,又风趣幽默,聊到深处时还会边说边比划,惹得众人不时捧腹大笑。 我移步去厨房想给阿姨打打下手,却发现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悻悻地在厨房边踱步,索性参观起了阿姨的家:两进两出的双层传统阿嘎土楼房,小伙伴们正在聊天的屋子里摆放了长长的一套藏式床榻,既可供人休息,也可当为饭桌,十分实用。我旁边还有一处屋子,就在厨房对面,门上挂了锁,却并没有锁上,半开半闭的,一时好奇,就推了开门。 屋子地面铺了地毯,每一样物品都摆放得很整齐。但看到床榻上堆满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时我惊呆了,层层叠叠的,旁边还有些碎散的金银细软。我第一反应是迅速地合上门,感觉自己的心脏正在上蹿下跳,就连大叔突然啊出现在我旁边都没注意到, “喜欢么,喜欢就去抓一把!”大叔随后说了句话,我吓得跳了起来。 惊恐得呆住了,以为是叔叔觉得我太过失礼,尴尬不已。本想开口解释,却在那一瞬间不知能说点啥,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一同的小伙伴也在面面相觑。 “我们这边很多人家都是这样存放钱财的,等到节日的时候拿去给捐给寺庙,平时也方便使用。其实家里也没什么用钱的地方,你们要是需要,就去抓把带走呢。”大叔一脸真诚地对我们说…… 接下来你们猜一猜我们拿钱了吗。。。 (最后附上随手拍的人们安静祥和的生活)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5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016/05/23 06:21:54
| |
![]() | #57 |
楼主继续跟啊。
| |
![]() | #58 |
我有一个好朋友独自一个人去西藏穷游多,他和我说那不只是一次旅游,而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 |
![]() | #59 |
@勤劳善良小农民:实在不好意思哈,前几天出差,刚回来。马上更新,么么哒
| |
![]() | #60 |
@明明:快来吧,来了我当导游,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