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亲友不是枷锁,不必戴着苟且
楼主:明明
粉丝数(14)
|
---|
![]() | #1 |
亲友不是枷锁,不必戴着苟且
前段时间,我在与一位学姐的交谈中获得这样一句语录:“人各有志,亲友应该如风,推动你追求,而不是枷锁,你不必戴着苟且。” 短短27个字,却深刻的道出了我心所想。 简单谈谈《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因为家里不求上进的哥哥以及重男轻女的父母,她不得不让自己变得“爱慕虚荣”。在她一心只想着如何找个有钱人嫁了好去填补家里的无底洞时,恐怕她早已丢弃了自己的目标与追求,着实是苦了生活,误了青春。 在中国社会,究竟有多少人和樊胜美一样为了无底洞般的家人而丢失自己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即便是一个普通的正常家庭,人与人、情与情之间的牵绊也都无法避免。
我上大学时,去了离家几千公里的北方。我曾经问过一些北方本地的同学,为什么不报考南方或者省外的大学?他们的回答是:“我家人不希望我离家太远,在本省上学回家方便。”说实话,我不是很理解这种想法。我很庆幸我的家人没有因为距离远近的问题而阻止我去北方念书,其实直到今天,我的妈妈都还在问我,你去北方上这四年的学到底都有什么收获?我想说,我收获很多,眼界,情怀,以及,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目标。 也许是因为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使得血缘亲情的纽带成为中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中国人从小到大,奔波到老,究其一生,为的就是“亲”与“情”两个字。于是牵绊和束缚也随之而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我家里人希望我怎么样”“我妈希望我怎么样”之类的话,于是乎很多人久而久之就会忘了思考“我自己想要怎么样”。说实话,我不是特别理解这种凡事都是“我家人希望”而丢掉自己主见的生活方式,如果一旦家人的希望与你自己的想法有冲突,而你又不表达自己的主见只是一味的遵从家人的想法时,你就会背上一道重重的枷锁,失去自我。 当然,也有很多时候的牵绊和束缚并不是家人给的,而是我们自己施加给自己的。我的一些朋友在和我聊天时表达,他们在面对一些好的工作机会发展机会时,通常顾虑很多,一方面想要有更好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又担心离家远而无法照顾到家人。我想说,亲情固然无法割舍,牵绊也在所难免,但别把牵绊放大而阻挡自己前进的脚步,因为,只有当你成为更好的自己时,才能更好的照顾家人。 其实,一代一代的中国人,都在不断的循环着一个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即,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更多的是为了让家人安心,而自己喜不喜欢这份工作只是其次;想当官发财也是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而并非是自己有多么明确的政治抱负; 但是“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即便是为了亲人而活,也不该丢失自我。自我不是自私,而是对自己人生最起码的尊重。要记住,亲友如风,推动你追求,而非枷锁,别把自己禁锢。 集诚信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集诚信jichengxin.com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5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016/07/29 00:01:28 打赏 | |
![]() | #2 |
有时候真的觉得是一种枷锁,我选择的工作地点,也是因为“爸妈不希望我走太远”,所以即便自己想去更远的地方,想尝试不同的生活,也是因为这种羁绊而放弃。说实话,有舍有得吧。
| |
![]() | #3 |
有人不让子女走远是为了私心。独身子女,好照顾自己。 也有人是不放心子女。
| |
![]() | #4 |
只有当你成为更好的自己时,才能更好的照顾家人。
| |
![]() | #5 |
我上初中的时候母亲因为一场疾病就离我而去了。由于自己想去外面闯闯,所以18岁后就一直没有和父亲及家人在一起。父亲走了,我也已步入中年时,感觉陪伴父亲的时间太少太少。总觉愧疚。
| |
![]() | #6 |
@艾书: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有时候即使父母没要求自己必须留在身边,我们自己也会考虑到父母的感受不忍心离家太远。
| |
![]() | #7 |
@zpy:所以我现在的感受就是,越长大就越能体会亲情的深刻,同时无形之中顾虑也就越来越多。我现在在外面工作心里最挂念的就是我上了年纪的外公外婆,虽然下定了决心要去更广阔的天地打拼,但是心里真的放不下家里的老人。
| |
![]() | #8 |
家人永远都在支持我 所以还没有这样的问题
| |
![]() | #9 |
这点,我觉得很愧对家人。一直以来,感觉家里人对我太包容了,尤其是母亲,有时候我都觉得她太溺爱孩子了,而我自己对家庭的反哺和回馈一直没能实现,让我耿耿于怀,太有挫败感了。只能过好自己,不给他们添麻烦了。
| |
![]() | #10 |
因为我家姊妹很多,所以我去哪里只要给家人报个平安就OK,爸妈和哥哥们也很少会给我压力。不过细思极恐呀,如果当初我是独生子女,那又另当别论了,幸好幸好。。。
| |
![]() | #11 |
@林飞扬:我自己的感觉是,人越长大就越懂得顾及家人,不能像小时候那样随意任性,所以有时候想做很多事情但是考虑到家人就会犹豫。
| |
![]() | #12 |
@明明:今天才看到你的回复,就和我今天写的那个文章一样啊~再握一个手!!
| |
![]() | #13 |
原谅我发现了你的错别字。 其次:你对亲友的思念,不比那些被亲情枷锁禁锢的同学少。 文章中《只有当你成为更好的自己时,才能更好的照顾家人》这句话有点神似!你选的是选择而我选的是健康,在保证自己健康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