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宝哥说】小区中三名儿童同时身亡,谁该为此负责?
楼主:愤怒的宝哥哥
粉丝数(11)
|
---|
![]() | #1 |
5月26日,福建福清一小区,3名儿童在景观水池内嬉戏触电,当场身亡。 目击者称,看到水池内躺着3名儿童,有业主用木棍将孩子捞了上来。 经医院1个多小时抢救,3名孩子不幸身亡。经确认,3名儿童两男一女,是该小区业主8岁的女儿和两个侄子。 这则新闻不仅在各大媒体平台上闹腾,更是在知乎上讨论得风生水起。 而话题中心则是,究竟谁该为死去的孩子负责? 当然,媒体的口径必须一致统一讨伐小区监管不力,进而引申至公共设施安全性的问题上大做文章。 这个方向虽然是大势所趋,也确实有一定道理。 但是,一味推卸责任只会让悲剧无限循环。
也许不关注社会新闻的人们都会有所察觉, 儿童意外死亡、受伤、被困等情况越来越多,甚至每天都有这么一两条相关报道。 难道人们不知道什么情况危险?难道不懂得回避危险? 每次出现类似的情况,都会引发一波关注公共安全,维护公共设施的声浪。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下次继续,如此反复,无休无止。
我一直强调的论点之一, 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从根源上杜绝才能彻底解决。 回避只会让你永远在同一个问题上徘徊不前。
在这个事件上也是同样适用的, 明明已经意识到是一种高发意外,却总是无法有效避免。 那么,儿童受到伤害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其实我是一个非常害怕孩子的人,没错,是害怕。 如果说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恐怖的怪兽,那一定就是孩子, 他们拥有尖锐的叫声、用之不竭的精力、无限大的脑洞、强大的破坏力、彪悍的护卫队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 所以对于小孩,我从来都敬而远之。 然而不知何时进化出一种新生物——熊孩子, 他们的一大特点就是,你不招惹他,他也会无差别的招惹你。
也许他们的世界观中并不存在界限的概念。 所以才会肆无忌惮的影响别人、毫无愧疚的打骂父母、不知死活的以身试法甚至随心所欲的结束生命。
因为无知而无畏。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才是最恐怖之处。
熊孩子不知天高地厚的底气自然是承袭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家庭教育的熏陶。 俗话说得好,只有熊家长才会教育出熊孩子。 因为父母三观将直接映射在孩子身上。 一个完整、讲礼数、三观正直、和谐美满的家庭中一定不会出现消极、粗俗、暴虐的孩子。 也只有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孩子才能真正安全。
其实,每次意外发生,受伤的人总是孩子,而最无辜的也总是孩子。 也有人认为此次儿童电击身亡事件中的三名儿童是熊孩子损坏电缆自寻死路, 造成如此惨状的的一大原因难道不是他们对危险的无意识? 如果孩子们对于危险有非常明确的认知,还会去去危险区域玩耍吗?
最极端的状况,明知危险而依然去送命,那叫自杀。
当然,有人会说,当时小区并没有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因此,小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点不错,没有提供警示确是小区责任,但这里的责任是什么?是悲剧发生后所追究的责任! 说得好像一条标语就能拦住一群孩子一样。
此时就算获得天价补偿金,也无法挽回生命,且此类事件依然会不断重演。 事已至此再哭天抢地的说“不是卖孩子,不要赔偿金”? 为什么不在事前让孩子对危险有明确认知? 不要以家长也是受害者为借口推脱责任了,当然,我也相信大部分家长并非不愿意教育孩子或者偷懒疏忽。
其实,真正无法做到事前避免的原因是,家长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家长甚至根本不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安全隐患,不知道会发生怎样的后果,更不知道如何让孩子获得对危险的界限和畏惧感。 因为家长的家长也没有教过他们。 至此,我已经非常直白的说明了,什么叫中国的父母不懂得如何当父母。
孩子的无辜,来自于父母的愚蠢。 无论是遇难的孩子、被虐待伤害的孩子、误入歧途的孩子还是已经成为“大人”的孩子, 他们无法选择所得到的家庭教育,父母的任何行为都会被孩子事无巨细的记录并模仿,最终形成三观。
而这些观念、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将非常难修正。
除非远离父母,将人生最重要的参考系重设,并重塑三观。 这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科学依据之一。
为孩子负责的只能是父母,无论事件最终如何定论,如何赔偿。 生命的代价只能由父母自己偿还。
制止悲剧重演的根本就是先抛开外部因素,放弃逃避责任的幼稚想法,把自己能为孩子做的做好。 然后不必安全警示牌提醒,你自己就能发现哪些地方存在安全隐患。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健全的环境中成长,愿他们的身心远离一切危险与阴暗。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018/06/01 09:47:27 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