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比疫苗造假更可怕的是“不信瘟疫”
楼主:愤怒的宝哥哥
粉丝数(11)
|
---|
![]() | #1 |
《疫苗之王》揭开的悲剧 自7月11日长春生物(长春长生母公司)的一名老员工实名举报该公司狂犬疫苗造假开始, 整个媒体陷入一场关于“疫苗造假”的混战中。 时至今日,事件仍在不断发酵。 期间一篇《疫苗之王》的文章一夜之间刷爆各大社交平台,关注过百万。 文中实名揭露此次事件相关人员为谋取暴利不惜生产不合格疫苗并运作资金、安排移民等等情况。 此文被迅速删除后,事件发展更加扑朔迷离。 但,无论后续发展如何,这篇文章确实揭露了一个关系中国人的民生悲剧。 “这个世界上,除了生死,再无大事” 近日热映的《我不是药神》中同样犀利的将这个问题摆在大众面前:中国人是在用生命和时间换取生存! 比假疫苗更可怕的是“不信瘟疫”假药贩子张长林曾对程勇说, “我卖药这么多年,发现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你没法治。” 这话被不少网友用来DISS大环境,但中国人真的穷得无法生存吗? 其实,得了“穷病”的不是我们,而是那些所谓的“疫苗之王”, 他们只是为了赚钱,就能抛掉道德和信念,只能说是穷疯了。 对此大众舆论从来容不得半点含糊,必须是要一个交代的。 但,如今漫天声讨几乎到失去理智的地步,这种失去平衡与秩序的情绪正在不断扩大, 这是一场在网络中迅速蔓延的“不信瘟疫”,失去对大环境信任的恐慌甚至比“假疫苗”更可怕。 如果说,假疫苗即将毁掉祖国的花朵,那大众的失序则是正在摧毁社会信念。 失去对未来的信念,就算生活乌托邦也同样会被困在失序与怀疑中徘徊。 早已剧透的真相也许大家都疑惑《我不是药神》是如何审过的, 如今看来,它的上映多少有些对“疫苗事件”剧透的意味。 程勇在法院宣判时说道, “我承认,我犯法了,无论怎么判决,我没有异议。我只希望,未来这个社会可以变的更好一点。” “更好一点”是对目前大环境现实情况的接受,同时也包含着对未来的希望。 为什么一定要全盘否定“不够好”的存在呢? 为什么不能有“更好”的信念? 这不是“灌鸡汤”,毕竟,因为大环境不完善而放弃生存是不现实的。 那为什么不能现实一点解决问题,争取一个更好的以后呢? 正是因为现在“不够好”,未来和希望才弥足珍贵。 本片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来, 程勇的原型人物陆勇当时被患者称为“药侠”,而片名却改为“药神”, 此处设计也再次剧透了舆论要的真相。 “我不是神,我改变不了现实。” 这话无论是对事件中的哪一方都一样,谁都没把握百分百解决困难和问题且“一秒”进小康。 解决问题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在事件并未“确诊”前任何焦虑与抗议都是无用功。 信者永生,结局都是自己挣的 疫苗造假事件将如何发展,没人能预测。 但就算问题不会突然被根治,就算未来也不会一马平川,这也并不妨碍我们保持“会更好”的信念。 《药神》最后,程勇依然被判了刑、 奸商依然在谋取暴利、 印度药厂依然倒闭了、 千万病患依然未被治愈, 但好在曹斌来接程勇出狱时,告诉他,“现在没人弄假药了,正版药进医保了。” 信任只是一道选择题,“信与不信”选定不改事后不悔。这就变成了信念,没有信念,是看不到结局的。 “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 愿世界变好,不是因为救世主,而是因为追光者。 ![]()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018/07/30 19:22:58 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