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宝哥说】电视剧的终极恐怖 "黑化"《延禧攻略》真是撞枪口上
楼主:愤怒的宝哥哥
粉丝数(11)
|
---|
![]() | #1 |
那一天, 电视剧终于回想起了, 曾经一度被“黑化”支配的恐怖, 还有那被囚禁于热搜榜上的那份耻辱。 “黑化”这个词儿在微博热搜榜上自由飞翔了好几周了,今天更是连着刷屏。 真的特别烦人! 黑化?什么叫黑化? 谁都能黑化,仿佛不黑化不是中国人似的! ![]() 原本,黑化指角色因剧情发展而发生的性格突变,多与原始人设性格反差巨大。多见傻白甜变狠角色。
这种反差萌,常常会让人有“反杀”的快感。 ![]() 也就是,科普一下, 千万别认真, 这类小众文化实在禁不起COPY瞎几把抄大队的认真,完全不挑嘴的抄,太恶心人了。
今天看了“扶摇黑化”13分钟的视频片段,就……很难受,我为什么要花13分钟看这玩意?! 杨幂的演技是一回事,但这特么13分钟的瞎几把搞剧情又是另一回事了! 黑化的快感来源于 剧情的推移、人物的变化与情绪的积累, 这个过程越长,爆发时的反杀就越爽。 ![]()
熹贵妃可是忍了整整52集好嘛! 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女,一步步成为沉稳老练的贵妃。这一路的得失都构成了熹贵妃最终的黑化。 这算是用得最深入人心且最温柔的一次黑化。
![]()
周芷若可以算是电视剧史上黑化最早的一批。 同样也是有根有据的黑化,有可恨之处也有可怜之处。
![]()
花千骨的妖神则是将“黑化就要变大造型”的梗明确化。从此,“眉心饰+深红服装+深色唇妆”成为黑化必备套装。
![]()
电视剧一派中曾有,唇色识别正反派的学说。
![]() 直到最近,《延禧攻略》中各种黑化角色的演绎,改变了“黑化即变妆”的固定模式,完全通过演员的功力表现“黑化”。 虽然,我很讨厌大规模的黑化,但《延禧攻略》的这一尝试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尤其是佘诗曼刻画的娴妃,这才是黑化该有的高级感!这波不亏!
![]() 这些都是一些经典的黑化人物。 然鹅,现在越来越多“豆腐渣”派编剧为了强行用热点元素,创造了——快餐式黑化工程
![]() 您的好友晚媚,发来贺电!
![]() 您的好友娴妃,发来贺电!
![]() 您的好友纯妃、尔晴,发来贺电! 并通知您,富恒正在赶来的路上!
![]() 甚至还出现了——预告型黑化 提前几天在热搜榜上高调出位, 我要黑化嘞!快看我!看我!看我!
说好听点,这叫营销宣传 说不好听点,你这叫剧透啊!剧透懂不懂! 到底懂不懂追剧礼仪?
![]() 黑化真的已经被玩坏了, 完全失去了积淀与隐忍的意义。 从这里就能看出,这些所谓的文化创造者们是有多敷衍。 连剧情中的累积过程都能cut,现实中还能指望他们学习沉淀?
![]()
“黑化”已经被玩成这样了。 我更担心,目前还是珍惜品种的“天然黑”,毕竟《延禧攻略》热度居高不下。 魏璎珞的人设正是“天然黑”属性,目前在市面上罕见。
![]() 这些小众的文化总是被各种“媒体人”瞎几把抄去,当成了不得的“新鲜玩意”炒作。 这种唯利是图的歪曲最终会让所谓的“文化”变成一堆狗屎。 到那时,大家都可以自豪的说: 我们不生产屎,我们只是屎的搬运工!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018/10/09 09:14:24 打赏 | |
![]() | #2 |
有意思有意思
文风辛辣幽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