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首页
  • 评价社区
  • 我要评价
  • 排行榜/指数
  • 商品交换区
  • 联系我们
集诚信,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注册
最新话题 热门话题 达人榜 搜索/浏览网店 搜索公司/人物 排行榜/指数 帮助中心 返回首页
搜本版 搜社区 高级……
社区首页 » 网友创作
回复文章
主题:写在读书月:当阅读成为立法保障的权利
楼主:佩弦
粉丝数(46)
[Avatar]
  佩弦 大二 粉丝数(46) 2016/04/07 08:11:36
 1 回复 引用
   #1

4月,被称为全民读书月。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

每年4月,“读书”二字都会被频频提起。尤其是4月23日临近之际,各种新闻消息、专题报道都会扑面而来。这几天已有媒体在预热了,比如央妈今晚(4月6日)的焦点访谈。


前几天路过天津一学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几个大字浮在红墙上十分醒目。才想起,哦,原来阅读也需要一些情怀。

《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于今年的4月1日正式施行,江苏、四川等地也通过了通过地方性全民阅读法律性文件,争先为全民阅读而立法。

当然,营造阅读的社会氛围,促进全民阅读没什么不好。可当阅读成为立法所需要保障的一种权利,特别想问句,阅读真的就这么难吗?更何况还是在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

其实,阅读本可以只是自己的事。当自己的事上升为别人的事,那么,这个事到底是自己的达不到还是政绩邀功,或是作秀需求在作祟?

不论如何,还是想问一句,今天,您阅读了吗?

——————腹有诗书气自华(分割线)——————

列几本自己喜欢的书,也欢迎各位分享自己喜爱的书籍。

1.几米《我不是完美小孩》


“照镜子打哈欠算不算真正的打哈欠?”


我不是几米粉,偶然间在书店顺手翻了之后便爱不释手。依旧几米的风格,但内容真的特别实诚。

 

“很多大人对朋友说:找个时间一起吃饭,我们再联络......

我一听就知道,他们再也不会再联络了。

大人的世界很辛苦喔。”

2.纪伯伦《先知•沙与沫》


去年最爱的晨读物之一,每天上班前必在校园里诵读几段。

热播剧《虎妈猫爸》里董洁的那段关于孩子的观点台词也出自于此: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

“除非到了别离的时候,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深浅。”

如果冬天说,“春天在我的心里”,谁会相信冬天呢?

3.朱光潜《谈修养》

朱光潜先生在书中谈及了青年所面临的如何立志、读书、做人、处群、交友、做学问、恋爱及休息、消遣等问题。

“知道你自己”与文艺的观世法,拥有“浪漫的”狄俄尼索斯精神,又不乏“古典的”阿波罗精神。一个人既不能无“我”,又不能执“我”,知识变成了这其中的调节剂。


4.萧统《文选》


古人云:文选烂,秀才半。

还记得高中语文老师常说,如果你想拥有驾驭文字的能力,那还是从《文选》开始吧。

——未完待续


 

打赏

[Avatar]
  潜水者 初一 粉丝数(2) 2016/04/07 16:04:15
 0 回复 引用
   #2
对有老有小的上班族,看书是有点奢侈的。工作生活剩余之后的时间,要学习的话先是专业充电,要放松的话就上网。

[Avatar]
  勤劳善良小农民 读研啦 粉丝数(38) 2016/04/07 19:33:16
 0 回复 引用
   #3

楼主后续还要更吗?

[Avatar]
  雨雁 初三 粉丝数(19) 2016/04/07 20:16:41
 0 回复 引用
   #4

最近在看《荆棘鸟》,非常不错的一本小说。

[Avatar]
  佩弦 大二 粉丝数(46) 2016/04/07 20:19:43
 0 回复 引用
   #5
@勤劳善良小农民:我的未完待续需要你来更。哈哈~最近在看什么书?

[Avatar]
  佩弦 大二 粉丝数(46) 2016/04/08 20:35:58
 0 回复 引用
   #6
@雨雁:身边有个朋友特别喜欢《荆棘鸟》。
       我喜欢《围城》。

[Avatar]
  佩弦 大二 粉丝数(46) 2016/04/08 20:37:01
 0 回复 引用
   #7
@潜水者:1.阅读都立法了,阅读问题是得有多严重呢?
         2.话说回来,其实好多地方性法规都是冲着“全国首创”“西南首创”那几个字去的。
         3.或许看书可能一点都不奢侈,很多人都利用各种零碎的时间阅读,比如乘坐地铁的时间。

[Avatar]
  勤劳善良小农民 读研啦 粉丝数(38) 2016/04/11 20:17:12
 0 回复 引用
   #8

网站现在的文章好多,终于找到这篇了。佩弦同学很爱看书,现在回答小同学的问题。

关于读书,首先说说我的近况,由于我每周要呆在四个不同的地方,最大的感触是看书变得不稳定。一天下来,我可能在看不同的书,这其实很不好。我个人更喜欢一本一本的看完,但是因为平时要带很多东西出门,有时候会把书忘了带。下面就说说。

一、“帮闲”

有些书是帮忙,有些书确实是“帮闲”的。“帮闲”在我们多数的作品里,都属于“贬义词”,比如专门陪着大贵族大官僚们消遣娱乐的人叫“帮闲”,鲁迅的小说里,那些看客、那些终日蜚短流长的也属于“帮闲”。但其实吧,“帮闲”的文学作品也不是没有意义的。

1.杨荫深《事物掌故丛谈》之《花草竹木》


最开始买这本书的时候,是在书店看到成套全集的包装比较精致,便把这一套买下来。杨荫深是我国民俗学和文史学专家,大概因为大学所学的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影响,我对这类书籍有所偏爱。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读一章,了解不同的植物的起源、生性、典故等,其实蛮好玩的,适合慢慢的读,但有时候也比较枯燥,里面有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读起来也比较费力。

简介:

《事物掌故丛谈》是中国民俗和文学史专家杨荫深先生代表作。全套书分为“岁时令节”、“神仙鬼怪”、“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游戏娱乐”、“谷蔬瓜果”、“花草竹木”等九大类,探究了日常生活中五百多种事物的最初来源及其历史演变,囊括古今中外众多的典故常识,基本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追本溯源是“事物掌故丛谈”的最大特色,日常生活中那些人们熟知的事物起源于何时,又经过了怎样的变化成为现今的形态。

总结:

正如杨荫深老先生在卷首所写的一样,为什么要去研究古已有之的东西,为什么不向前看,要开“倒车”呢?其实“事物掌故丛谈”不仅仅只属于军国大事、典章制度,日常生活也是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最开始他是将这本书命名《日常事物掌故丛谈》的,只是现在出版的名字都是《事物掌故丛谈》。


2.李渔《闲情偶寄》

哈哈,说道“帮闲”,李渔大概是最出名的,或许是因为鲁迅将其视为“帮闲文人”。说真的,如果按照宋代那些陪着皇帝大官玩耍的人称为“帮闲”来说,那么李渔挺冤枉的。鲁迅的观点里,医学治病,文学是要治人的,所以文章如果没有振聋发聩的效果,对民族国家没有意义,只是游山玩水、舞文弄墨大概在鲁迅那儿都是“帮闲”了。但是,这本书也是十分日常的,李渔不提倡奢靡,崇尚清简,所以在饮馔部,李渔将蔬菜列入第一。从整本书来看,李渔学识相当渊博,从戏曲到建筑……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应该是大家级别的,只不过似乎不那么有名。

简介:

《闲情偶寄》共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部分,一般人只把《颐养部》视为养生学著作。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黄强认为:“《闲情偶寄》八部无一不是李渔养生理论的组成部分”,只不过“《颐养部》总论养生,专论养生,而其他各部分论养生者必备的专门知识”。《闲情偶寄》一书行文接近于当时的白话,简单易懂,另外,他幽默风趣,把枯燥的养生理论说得有滋有味。

总结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看书更偏向于日常化,因为这些文章都很客观,文笔平和。逐渐的不太喜欢有太多主观意识的书籍。或许,我已经进入了“闲人”的行列,哈哈哈!

今天就说道这儿了,不然写了就会停不下来。有机会再另开一个专门讨论读书的帖子。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2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016/04/11 20:21:09

[Avatar]
  佩弦 大二 粉丝数(46) 2016/04/11 20:46:51
 0 回复 引用
   #9
@勤劳善良小农民:有时候啃大部头会比较累,不习惯看繁体古文的话更累。所以看点休闲的书籍到是蛮好的。散文小说也不错。
身边还有位朋友特别喜欢买一些画册,比如这本《外公的旅行》。




  回到顶部

Copyright © 2015-2022 Jichengxin Australia info@jicheng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