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重阳节,给爸妈打个电话发个短信.....
楼主:zpy
粉丝数(48)
|
---|
![]() | #1 |
重阳节,给爸妈打个电话发个短信.....作者:集诚信钰 图片:来自网络也许是孩子刚远离自己,还没有适应。特别希望过节,又特别怕过节。因为过节孩子们有时间发个短信来,会高兴半天。可又怕过节,因为孩子没给你短信,会更失落。 ![]() 10月9日,今天是重阳节, 老人节,登高、饮酒、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都是重阳节的民间习俗。估计现在的年轻人也没有几个会陪着父母去登高,饮酒,赏菊了吧。 我的父母已相继离我而去了,我就给姐姐哥哥发了个短信:“重阳节快乐!爱你!”她们也高兴了半天。问他们孩子们给她们发短信没有,她们说都没有。有点失落和伤感。 陪父母登高,饮酒,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很多孩子可能都没法做到了,但是给父母发个短信,发个微信,打个电话什么的,想必每个孩子都能做到吧!
这重阳节为什么要有这些民俗呢?这些其实都是和我们对四季的认识,对健康有关。 茱萸:戴可辟邪,食可温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描绘了插茱萸的场景。 传统认为,配戴茱萸有避邪驱虫,祛风散寒的功效。作为中药,茱萸果肉味酸、涩,性微温,可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内热消渴等病症。 山茱萸粥是一款食疗方。取山茱萸(茱萸的一种)肉15~20克,粳米100克,将之洗净去核,与粳米同入砂锅内煮粥,熟时稍加白糖即可。 每日服用1~2次,3~5日为一个疗程。可以补益肝肾,涩精敛汗。适用于肝肾不足、带下、遗尿、小便频数等。发热期间或小便淋涩者不宜食用。
菊花:泡酒抗衰,制茶清咽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的这首诗句流传甚广。饮酒赏菊可是古人在重阳节的保留项目,请注意,“就菊花”可不光是看,古人还将菊花泡酒畅饮。 要说做这个菊花酒也不难,用菊花加糯米、酒曲,按一般的酿制方法就可以制得一坛清新的菊花酒了。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去痿痹、延缓衰老等功效。
利用菊花散风清热的功效,配个玄参甘菊茶,还能对抗慢性咽炎。菊花1克,玄参、麦冬、桔梗各2克,甘草0.5克。将药材研成细末分装成每包6克备用。每次取1包热水冲泡饮用,每天2至3次。 重阳糕:寓意最好,步步登高 重阳糕又叫“撑腰糕”、“花糕”、“发糕”或“菊糕”,是用发面做成的糕点,辅料有枣子、杏仁、松子、栗子,属于甜品,也有加肉做成咸味的。老人吃了重阳糕就不会腰酸背痛了,所以每年要给老人吃重阳糕,让老人腰杆硬朗精神好。在重阳习俗中,吃重阳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因为“糕”与“高”谐音,寓义生活水平步步升高,象征合家欢乐吉祥如意。
重阳糕上插小红旗也有着历史成因,唐代时古人就有重阳节插茱萸避难消灾的习俗,后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插在重阳糕上也是祈求避难消灾的意思。 不过,重阳糕作为高碳水化合物及高脂食物,大量空腹食用易造成胃液过多分泌,引起不适。花糕由糯米制成,老年人不易消化,不宜多食。胃肠功能不佳者可食经过发酵的重阳糕。 为增加甜腻感,一些花糕在制作过程中会掺入猪油以及各色坚果。患有高血脂、冠心病的老人应选择不含猪油的重阳糕,以清淡为宜。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4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016/10/10 05:25:34 打赏(1) | |
![]() | #2 |
从上大学第一天起,每天我都会和爸妈通电话,一直到毕业工作。因为我觉得离家后不能每天看到爸妈,看到他们老去的样子,一个电话是最好的爱的表达方式。每天打电话,虽然聊得总是重复的话题,但是一来可以让他们知道你在外面很好很平安,让他们放心;而来可以知道他们每天的状况,感冒等小病你也可以知道,也可以让自己心安。所以一个简单的电话其实是满满的爱,每天打电话并没有那么难。
| |
![]() | #3 |
@跳跳小妞儿:一个电话真不难,可是很多孩子却不愿意去打。有时确实是太忙了,而有时却是想回避父母,不想和父母沟通,觉得父母管的太多,不想听他们唠叨。向你能天天给父母电话,这样的孩子真是太少太少了。不烦父母的唠叨吗?
| |
![]() | #4 |
@zpy:不会啊,当自己把爸妈的唠叨当做关心后,一点都不会觉得烦。而且我爸妈不是爱唠叨的父母,所以每天和他们通电话,尤其是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到他们的声音会很安心。
| |
![]() | #5 |
我过年过节也习惯性会往家里打电话,但从来不发短信,打电话也从来不提节日的事儿,都是闲话家常。
| |
![]() | #6 |
可我觉得很心酸的是,我每次给爸妈打电话,总会把天聊到胡同里去了,然后就挂了,
| |
![]() | #7 |
@跳跳小妞儿:你真是个孝顺女儿,父母喜欢。
| |
![]() | #8 |
@雨雁:就是不过年不过节,平时只要有时间就多给父母打打电话,发发短信,父母即使嘴里不说啥,心里暖和舒服。
| |
![]() | #9 |
@林飞扬:怎么就聊到胡同里去了,是不是提到什么不高兴的事了。每次和儿子都有很多话说,可是就怕影响他学习了,从不敢多说。
| |
![]() | #10 |
@zpy:就是不知道该说些啥,我说我想说的,我妈妈就总会嗯嗯嗯,我妈妈说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也回答嗯嗯嗯,事后才反应过来都挂电话了
| |
![]() | #11 |
@林飞扬:你们是不是很久没有见面了,你是不是很久没有回家看父母了呢?你的工作当中高兴的事,生活当中高兴的事都可以讲给妈妈听哦,妈妈可不嫌烦。
| |
![]() | #12 |
@zpy:现在在试着听妈妈讲一些细细的小事,即使自己不知道,也不会插话打断了。每年回一次家,而且总是各种同学聚会,真正在家的时间其实特别短
| |
![]() | #13 |
@林飞扬:就是听父母叨叨,父母也会觉得幸福的。我也是没有和家人在一个城市生活的。每年回去真正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也真是不多,不是和哥哥姐姐,就是和同学们一起的时间更多些。觉得该多陪陪他们的时候,他们却已经走了。
| |
![]() | #14 |
@zpy:真是长大就越来月理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句话了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016/11/10 06:03:03
| |
![]() | #15 |
@林飞扬:是啊 ,所以孝敬父母不能等,虽然不能在一起,但平时多发发短信,打打电话,和父母唠唠家常,时不时的寄点小礼物,虽然当着你的面不说什么,可是父母心里是暖暖的。和亲朋好友说起自己孩子时候,满脸都会洋溢着以你为自豪的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