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题:"张爱玲"
楼主:Admin
|
![]()
0
| #1 |
请评价张爱玲
打赏 | |
![]()
0
| #2 |
觉得张爱玲长得不咋样,但确实挺有才气。好像她的个人感情生活挺糟糕的,一个人孤独的死!
| |
![]()
0
| #3 |
张爱玲于1920年出生于上海一栋没落贵族府邸,张爱玲的爷爷张佩纶,是晚清名臣,张爱玲的奶奶李菊藕,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女儿,而如此显赫的家世,到了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这一代也基本衰败的只剩些家产了,在张爱玲四岁那年,父母离异,随后母亲黄逸梵远渡英国,父亲再婚,从此张爱玲在这个家中再没得到过一丝温暖,继母的苛刻,父亲的暴虐,张爱玲和他的弟弟张子静受尽了折磨,17岁那年张爱玲与继母发生冲突,父亲将其软禁,张爱玲在软禁期间得了疟疾差点要了命,其后逃出住处
此时母亲黄逸梵已经回国,于是张爱玲满怀憧憬的住到了母亲的加中,张爱玲本以为可以找回缺失的母爱,但不曾想迎接她的却是另一种冰冷的禁锢,母亲本想将女儿培养成优秀名媛,但张爱玲在生活琐事上表现出来的笨拙,却令母亲极为愤怒,她甚至对张爱玲说“我宁愿看你死,也不愿看你活着”使自己处处受痛苦,这句话让张爱玲疼了一辈子,在放弃了对张爱玲的培养后,母亲给了她一笔钱告诉她要么嫁人,要么读书,显然选择了后者,几年后考入香港大学,张爱玲终其一生都没有获得母亲的夸奖和认可,读书期间,成绩优异,当她拿着800元巨额奖学金交给母亲时,母亲只是将钱放在一旁什么都没有说,张爱玲后来才得知,那笔钱被母亲输在了牌桌上 1942年因逢战事,张爱玲从香港回到上海,由此开启了卖文之路,1943年,年仅23岁的张爱玲,凭借《沉香屑.第一炉香》与第二炉香在上海文坛横空出世,紧接着半年内张爱玲又写出了《心经》《金锁记》《倾城之恋》《封锁》等多部作品,在众多作品中《封锁》这部破具荒诞的作品也吸引来了一个同样荒诞的倾慕者——胡兰成 虽说胡兰成给张爱玲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但也给她的文学作品增色不少,同时,在各国游走的母亲回国,张爱玲在时机成熟时递给母亲攒了好久的二两金条,撇清与母亲的关系,《半生缘》中也有详细提过 1955年张爱玲旅居美国,次年便遇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赖雅 张爱玲与赖雅结婚后生活比较拮据,而且65岁赖雅的身体状况也不好,婚后第三年远在英国的母亲病危,并且分到一部分的古董财产,这才让生活有了起色,1967年赖雅去世,之后张爱玲开始了深居简出的写作生涯 1995年的某一天,张爱玲将自己的作品进行了详细整理,并留下遗嘱将财产赠予朋友,之后张爱玲换上了一袭红色旗袍躺在铺着蓝灰色毛毯的床上安然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以上仅个人认知,且勿妄自揣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