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雁:这三天,在燥热的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上,车库咖啡品牌旗下的车库学院开展了为期三天的集训,该培训是车库学院真正意义上的黄埔第一期,主题为:车库学院、创新型孵化器运营特训班第一期。 <br /> <br /> <br />从主题中不难看出,这是一次专门针对全国各地的众创空间和创新型孵化器从业人员而开展的培训,从早上九点一直到晚上十点,时间线似乎有点长,但是学员们始终精神饱满,热情高涨。 <br /> <br />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出来后,全国各地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大有泛滥成灾之势。而出发点,则各有各的目的,部分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投其所好,争取政府补贴;部分是为了寻找人才,集中资源,是公司产业需要;另外一部分,则是真正想要帮助创业者,并且期望能以此种方式形成良好的生态链,在成就创业者的同时,也能够使自己从中获利。 <br /> <br />但是事实证明了,创业是一个千帆竞渡,大浪淘沙的过程,众创空间亦如是。去年,众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纷纷倒闭就为该行业的从业人员们提了一个醒:2015年虽然是众创空间的元年,但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样将面对关门的下场。 <br /> <br />那么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除了要因地制宜,提高创业服务质量之外,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更是不容小觑。 <br /> <br />所以,这也就为针对创业服务人员而开展的培训课程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不仅人社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纷纷跳出来争夺这一块儿大肥肉,一些众创空间也跳了出来,当然,此类培训对于众创空间绝对更具有天然优势,一步一步的摸索,成功的以及失败的实战经验,都成了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新手们趋之若鹜的理由。 <br /> <br />不过,除了学习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的运营,了解国内最前沿最集中的创业现状之外,学员们也十分看重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圈子,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一堂,聊聊各自的困惑,分享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交流彼此的意见,才能避免在各自的城市里闭门造车。 <br /> <br />作为一种在目前为止仍然可以勉强算是新潮的产物,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均是在战战兢兢地摸着石头过河,要战胜道路中的孤独,他们更应该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