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写在2013 及 2015年:https://freeoz.org/i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99425&highlight=%CE%AA%CA%B2%C3%B4%CE%F7%C8%CB%D7%F6%B2%CB%B2%BB%BA%C3%B3%D4,https://freeoz.org/i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38011&highlight=%CE%AA%CA%B2%C3%B4%CE%F7%C8%CB%D7%F6%B2%CB%B2%BB%BA%C3%B3%D4,今稍编辑合并于此:
每在土澳各处受难于一系列西式烹调,越发感觉它们的问题,今罗列各项,即西式烹调不好吃在于:
不谙炒菜(偶尔有也技差);
调料味淡(尤其不懂酱油);
鱼肉无姜(别处放些不算);
搭配失措(特爱乱放奶酪);
干湿不当(多是水煮过分)。
不谙炒菜 指西式烹调不包括炒:即将菜肴放在有热油的锅(多为炒菜锅)中加热反复翻动至熟(具体方法有多种);
调料味淡 指西式做菜的调料味道单调偏淡作用微弱;
鱼肉无姜 指西餐不擅长用生姜,所以其烹制的海鲜与肉类带腥味;
“搭配失措”多表现在乱放cheese奶酪,即几乎什么菜肴尤其鱼肉都要加奶酪,而奶酪为油脂食物,加在鱼肉内重叠加重油腻,加在蔬菜内破坏新鲜素菜清新原味,大概只有少量加于诸如pizza类的面食或墨西哥人的面饼裹米饭粒类的混合物中还凑合;
“干湿不当”主要是乱煮一气,什么东西都是一锅烩,又不懂炒,鱼肉除烤外就是水煮,蔬菜也煮,湿乎乎的熬在一起,味道意境全无。悉尼不少中餐馆所谓芥兰菜即什么chinese broccoli 也是如此这般地清水熬煮,梗粗叶厚,无味难咽,还常常向食客特意“推荐”颇为无趣,不知是否受了西人胡煮的影响。
总之西式做菜味道不佳,口感差。曾被人领至悉尼Darling Harbour所谓法式餐厅Little Snail小蜗牛者尝过法国名菜蜗牛,似乎是清水一熬,沾点某酱,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口感乏味,咀嚼良久,勉强吞咽,开胃无方。
另有一种西式(或中东式?)豆饼类调剂品,似乎是将豆子粉干压制成块,无中国豆腐味道,干涩稍带生硬,拌在沙拉等中间,适得其反,不如不放。
。。。。。。
上述为我一不暗厨艺,只会做一菜,只懂吃者认为,西餐不好吃的最主要原因..... , 当然其他高厨雅调定有补遗甚或反驳亦不惊奇矣...。
下为我太太煎小刀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