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猫腻的网购机票,花443元携程网购票 退票只退50元
来源:央视网
今天央视网报道,郭先生,今年9月份在携程网上购票,购买了一张长治到北京的机票。
后来因为行程改变,他选择了退票,但是退到他手里的只有50元,也就是机场建设费的钱,其他390多元的票款,携程一分不退。
理由是,在郭先生购买机票的网页上,有一栏机票退改签政策的声明,声明中已经告知,他所购买的机票不能改签,也不能退。但是郭先生表示,对此他并不知情。双方各执一词。情急之下,郭先生再次致电携程讨说法。
郭先生:我都没坐你的飞机,你可以扣除我的违约金,但不能全款都不退我。
携程客服:我们这是个套餐,这个折扣在航空公司那里是订不到的。所以是不能改不能退的。
郭先生:那你们这是霸王条款!
携程客服:那也是经过你同意的,也不是我们强制非要你买的。你是电话预定网站提交的,您没有来电,工作人员肯定没有跟您说退改签条件。
在双方的争执当中,令郭先生备感困惑的是,明明他只是买了一张单程机票,为什么在中介平台那里竟成了套餐?这张被声称在航空公司那里买不到的低价票,到底打了几折呢?郭先生转而致电联航进行求证。结果得到的答复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联合航空客服:这边给你查询了一下,你这张是团队票,也是五折以下的特价机票。你这边看到您的票价是150元,加上你的机场建设费是200元。
花400多元买了一张200块钱的团体票,郭先生感到彻底被骗了。今年9月下旬,郭先生决定向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相关部门投诉,告携程网侵权。
郭先生:我给中航协打电话,打第一遍是空号,第二遍打通了没人接,我就通过电子邮箱发邮件投诉,结果至今也没有任何消息。
权威部门:网络中介设陷阱属商业欺诈
中国民航局消费者事务权威机构负责人,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下的机票网络交易当中,网络中介方有意向消费者隐瞒相关信息,布设消费陷阱,实际上这就是对消费者的侵权,属于欺诈。
中国民航局消费者事务中心主任刘玉梅认为,从北京的消费者郭先生这一案例来看,至少有三点,携程网构成了对消费者的欺诈。
刘玉梅:首先用200元的机票卖给客户400元,首先就是侵权了,是一种欺诈行为。个人买的机票,以团体票卖给客户,也是违规的,也是一种欺诈。
第三,中国民航局早已作出明确规定,机票销售代理不得向消费者收取任何附加费用,携程退给消费者郭先生50元,其他390多元按照手续费收取,这明显又是违规的。
刘玉梅表示,对于上述三点,如航空公司并不知晓,就说明携程不但欺诈了旅客,也欺诈了航空公司,构成了在商品交易当中的双重欺诈。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的邹建军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也对网络中介的欺诈行为进行了揭秘。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邹建军: 把航空公司放在旅行社等团队销售渠道的机票,拿到公共平台上来卖,消费者根本就不会知道,因为只有在后台才能看到这张机票的具体情况。只有消费者在取消行程的时候,才会发现,机票不能改不能退。
邹建军认为,利用机票信息后台监控的特点来欺瞒消费者,这是各种机票网购乱象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因为航空公司的航班上,经济舱的票价在不同时间,面对不同人群,都是不尽相同的。而网络中介机构正是钻了这个空子,在航空公司那里买来低价票,再向消费者高价出售。以团体票为例,中国民航局早有明确规定,团体票不允许被放在网络公共平台上销售。但是,网络中介却违规操作,暗自与一些旅行社合作,获取低价团体票,再到网上高价出售给消费者,也正是使用了后台监控的障眼法。团队票价格很低,只有普通票价的3.5到4折。所以一般来说,能拿到团队票的旅客不可能不知道,这种票是不能改签和退票的。
邹建军:很多中介的改签声明其实也是更改过的,根本不是航空公司的规定,他改了消费者也不会知道。
邹建军表示,其实当下各家航空公司对团体票控制十分严格,各航空公司与网路中介的契约规则中也明确,不允许网络中介出售比航空公司官网上价格更低的机票。而出现类似郭先生这样的案例,只能说明一点,就是航空公司对于当下类似携程这样的大型OTA网络中介,制约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