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就像2015年一样由不得人们拉扯,自顾自地就要结束自己的轨迹了。再过十天左右,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和新年展望又将如火如荼地在各大社交网络展开。

我不能随随便便就实现一个亿的小目标,也没勇气来一场翻天覆地的生活大冒险。
新的一年,我只希望每一天都有点不一样。吃饭,睡觉,逛街,聚会,发呆,无聊,工作……一样的人和事情,相对固定的圈子,这些仿佛如方程式固定化了的生活,如果每天都能有一点不一样,偶然碰见的小猫,吃到了好吃的甜品,捡到了漂亮得直接可以当标本的树叶……这些小小的不一样累积起来,似乎,整个生活就不一样了。
有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你不用费神,就能收获每天的不一样呢?

我想,日历与生俱来就有这个属性。
小时候,奶奶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撕掉前一天的日历,她不识字,只能看简单的数字知道是几月几号,那上面的宜忌,等到我能识字想要告诉她时,她已经不在。但是,单凭那简单的数字,她的日子过得并不糊涂。
再长大些,能让所有人心上都刻下印记的就是堆满了试卷书本的高三教室里挂着的日历,上面写着距高考还有多少天。那日历全班按着学号的顺序一个接一个挨着撕页,倒数第二天的那一页至今还留在我家里。
再后来,有了手机,年月日期甚至精确到每一分钟,都能一眼瞧到。
但是当我收到朋友送给我的日历时,这份礼物让我觉得自己的每天都有了点不一样。自此,掉入日历大坑。
好的东西,当然值得分享。

单向历
知道单向历当然是因为喜欢单向空间,有一个喜欢全国各地溜达逛大大小小的独立书店的朋友,从远方寄来了一本单向历。铸黑的封面一下就吸引了我。每天的宜忌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而这个宜忌和以前严肃的宜嫁娶忌出行的又不太一样,现在好多微信号也喜欢搞日历宜忌了,但是偏小情小爱。
他们自诩这是一本新青年的老黄历。
诗歌日历

语文老师估计想不到,现在有人会自觉背诗。诗歌日历,诗光年,截取时光的谐音。那些闪闪发光的诗句,在这个冬天,献给喜爱文学和诗歌的朋友,绝对是一份至诚的礼物。愿你能把每一天都过成诗。



电影日历
朋友圈有个朋友,不太熟,所以每每看到他在刷各种电影或电影人的时候,想问,又不敢问。有了电影日历,我就不必问了。
电影,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看到别人,看到过去,看到未来。看到某一句台词,想起某一个人和某一段时光。




果蔬志




这个严格来说,不是日历,是周历。吃货必备,唯美食不可辜负。手绘图比实物更诱人,怎么吃,吃什么,怎么做,甚至是这道菜为什么叫这名的八卦都应有俱有。类似的还有物种日历,今年的主题是有萌自远方来,看标题就明白是一堆又软又萌的小动物。果蔬,动物,二选一还是二选二,自由选择。



晚安日历
这本是一群经营公众号的年轻人做的故事日历。我是他们微信公众号的忠实粉丝,而这本晚安日历的每一个故事,都是读者投稿的,都是每一个读者的真实经历,在5188个故事中,选取了365个,而全部的故事可以在网页上看到。它提醒你时光飞逝,也在每一个失眠的夜晚陪伴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