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国产盗墓小说的开山鼻祖,鬼吹灯电视剧一经播出就深受欢迎,我这个原著党也是不忍放过,抛开剧中关于盗墓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剧中的这个精绝古城还真有历史原型。那就是尼雅遗址,位于中国西北部新疆的民丰县。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因地处尼雅河下游而得名。《汉书西域传》中关于精绝古城记载的有“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一人。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戎卢国四日行,地厄狭,西通扞弥四百六十里。”
在《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里,陈教授、郝爱国等一干知识分子在探险方面是猪队友,连累了我的老胡和胖子,可他们研究精绝文化的献身精神,就连我们的胡八一同志也深感钦佩。
西域考古的历史背景

那到底有没有真实的历史背景呢?答案是肯定的,《鬼吹灯》故事发生的1980年代初,正是西域考古的春天。
1901年英籍匈牙利人马克·奥里尔·斯坦因首次发现尼雅遗址,发现了许多重要古文化遗存和珍贵遗物,逐渐揭开了尼雅遗址神秘的面纱。但是资助人是日本,而不是东方教主扮演的雪莉杨。
正像剧中陈教授所言,在20世纪初,新疆是西方冒险家的乐园,他们接二连三地率队开进大漠,开挖废墟、运走文物,架势比胡八一他们这个小小的摸金校尉组大多了……那段时间不知道多少宝贝流失到国外。

一直到1959年,才终于有第一支中国考古队进入尼雅。但之后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西域考古又沉寂了十几年,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重启,资助人同样是日本友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尼雅古城的考察多了起来,其中就包括1988年和1995年的两次中日联合考察。
整个尼雅遗址位于一片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5~7公里的地区内,当时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留下了100多处城墙、房屋、寺庙、水渠、墓葬等遗迹。其中墓地位于遗址西北部,共8座,可能是精绝国历代统治者或贵族的墓。
这些墓葬总占地约100平方米,包括胡杨棺木和陶器、木器、首饰珠宝、弓箭、织锦和毛衣等随葬品。这远远比不上《鬼吹灯》里精绝女王墓的大手笔,但也堪称20世纪中国考古最大发现之一。

精绝古城出土的那些宝贝
尼雅遗址上到底出现了哪些宝贝呢?

1“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国家一级文物,1995年出土。其实,织锦上绣的全文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这跟公元1世纪末东汉时期“五星聚会”(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同时出现在东方夜空)的天文现象,以及东汉对羌族的战争有关。

2佉卢文的木牍。

3 木制杯,筷等
精绝古城的消亡

电视剧中有提到精绝古城曾经称霸,但是现实中它却是一个小国,到东汉时先后被周边的莎车、于阗等控制,最后被鄯善国(楼兰国的继承者)吞并。
但尼雅城的文明,并没有因亡国而终止。尼雅遗址中的房屋、设施,都没有毁于战火的痕迹。佉卢文木牍上的记载也说,精绝人在外族统治下,继续安安静静过小日子,直到公元4世纪的晋代才废弃了尼雅城。甚至当他们离开的时候,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没崩盘,仍然是有树有水有河流……
消亡的原因众说纷纭,最玄乎的是传说千年前,尼雅发生了特大风灾,一夜积沙3~4米,导致整个城市突然消亡。还有这样活灵活现的描述,说最早来尼雅遗址的人,曾发现城中心佛塔周围有不少仅穿裤衩的人,抱着塔死在那里。难道尼雅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是毁于一场可怕的突变吗?还有一则离奇的报道称,在尼雅废墟的大佛像上,考古学家发现了用老维语刻的话:不信胡大,必然灭亡!是谁会在这古老的遗址上发出这样的警告呢?
实际上,学者认为尼雅城的消亡,并不是单纯的政治或生态原因。这种西域沙漠绿洲中的小文明,在大自然面前十分脆弱,尤其是时刻面临着缺水威胁。为此人们兴建贮水的“涝坝”,以保证基本的饮用水和农业用水。但涝坝的建设、运行,需要稳定而有效的管理,才能发挥作用。
有人推断公元3、4世纪时,西域各国战乱不断,商路时断时续。这很可能使尼雅人的水利系统缺乏管理,宝贵的水资源在混乱中流失,原本的日子过不下去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纷纷抛弃家园,另寻出路……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夜间大家全体搬走,而是人口越来越少、城市逐渐衰落,直到空无一人。
说了这么一堆,其实一句话概括就是,并没有人知道尼雅为什么消亡,这个谜团还将持续……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集诚信 jicheng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