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内容
邓佩霞
Post 2017/01/25 17:22:34     文章主题: 读懂了春运,就读懂了中国


有人说,谁若是读懂了中国人穿过大半个中国回家过年的行为,那他就读懂了乡土中国,读懂了当代中国,读懂了正在变化与前进中的中国。此言,绝非夸张。



1月20日,春运第八天。北京西客站广场,挤满了手拎大包小包的返乡人。这天的北京天气晴朗,但却寒气逼人。据北京市气象台6时发布天气预报,最高气温1℃,最低气温-8℃。

一位蹲在地上的旅客,正低着头抽闷烟,眼看一只拉杆箱倒在地上,他也未加理睬。神情沮丧的他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小张,28岁,老家在安徽皖北。今年他们仍是一家三口回老家过年。刚才,妻子带着刚上幼儿园的女儿去找票贩子买票去了。前些天,他们费劲心思买到了回老家的票,糟糕的是,到站后,妻子的身份证丢了,等排队补办好临时身份证时,列车已经晚点。补票失败,白费一笔路费,让他心疼。

对于回家过年,小张不是很情愿。在他看来,回家过年花销很大,按照以往的标准算起来,春节期间,回趟老家,各种花销大概1万多块钱。如果不回老家,留在北京卖菜,春节期间,他可以赚到1万多块钱。但是,老婆不甘心就这样被困在车站,要去补买新票,过年前一定要登上回家的列车。

和小张一样,对13亿中国人来说,没有哪一个节日比春节更为重要。一声“过年回家”,百般滋味在心头。





据铁道部公告,2017年春运从1月13日开始至2月21日结束,共计40天。据铁道部门初步预测,2017年春运需求仍将保持小幅增长,全国春运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7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2%。其中,道路25.2亿人次,增长1%;铁路3.56亿人次,增长9.7%;民航5830万人次,增长10%;水运4350万人次,增长2%。



现在,只要走进车站,所有人的方向都一致,那就是回老家的路。或坐、或卧、或飞、或站、或跑……不管用哪样一种方式,目的只有一个,我要回家。

《方圆》记者在春运一线,随机采访了 “返乡之路”上的10位旅客,讲述了他们对过去一年的回忆,以及对新年的祈愿。。。

一句话让记者泪奔:大冷的天,你们也很辛苦,采访要钱吗?要钱我给你们。

小张,28岁,安徽皖北人



跟其他欢天喜地回家过年的人不一样,对于回家过年,小张不是很情愿。在他看来,回家过年也没有意思,回去就是跟一帮亲戚吃吃喝喝,打牌,扯淡。他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可以陪陪父母,他平时也可以再回老家看他们,没有必要非赶在春节回家。
为了避免拥挤,车站搭起蛇型围栏限流。

小张说,他小学毕业,文化低,找不到轻松、高薪的工作,现在大兴菜市场批发倒卖蔬菜。在这之前,他做过装修工,跟妻子一起倒卖过服装。他感觉现在赚钱越来越难了,在北京生活很不容易,花销很大,心理压力也大,这让他觉得自己很累。2016年,他没有赚多少钱,主要是贩菜的成本也高了,利润空间不大。来年,他不打算再在菜市场干了。

2017年,小张有个新目标:调整方向,重操旧业,干装修,想拉几个人,自己组个小规模的装修队,揽点活,带着大家干,这样比贩菜和打工强。采访结束时,小张似乎仍心有怨气,他在写字板上写道:不想回家!

眼见小张心情烦躁,记者拍下他的肩膀,安抚他,别烦,等妻子买票回来,最好还是一起回去看看老人,一家人好好过个年。相信来年一切会好起来。

离开时,小张突然很认真地说了一句:大冷的天,你们也很辛苦,采访要钱吗?要钱我给你们。

瞬时,记者泪奔了。。。谢谢你,好兄弟!

两个90后眼里的春节:新年就是久违的小伙伴们的一次快乐聚会,其他的都是浮云。

高同学,18岁,四川南充人

王同学, 19岁,石家庄人



18岁的高权和19岁的王飞是两个阳光青年,典型的90后。他们俩是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的同班同学。2016年上半年他们一起毕业,下半年一起到北汽实习。

高权小王飞一岁,他老家在四川南充,父母,姐姐都在北京打工,他们没有买到20号的票,高权着急回老家见女朋友,所以先回老家几天。

王飞家在石家庄,跟爸爸约好小年这天,开车过来接他回家过年。这天,他来北京西站送好哥们高权回四川。

说起新年日程安排,俩人表示,回老家过年时,他们一般都是按照程序,看望完长辈后,大多数时间跟小伙伴们或者彼此的女朋友在一起,打游戏,聚会,按照他们的节奏生活。小伙伴们觉得,新年就是久违的小伙伴们的一次快乐聚会。的确,在他们这个岁数,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浮云。

对高权和王飞这俩小伙伴来说,2016年上半年之前,在学校读书的日子是欢快的,而下半年在北汽流水线上当实习生的生活平淡乏味了些,初出校园的他们,不是很适应流水线的紧张节奏。他们希望2017年能过得轻松愉快些,尽快适应社会,在北汽留下来,成为北汽的员工。

偶遇旭日阳刚?果然,戴上新帽子的胡师傅像王旭一样酷!

胡师傅,46岁,河南濮阳人



见到胡师傅时,他正坐着自己的被褥和衣服,依靠在麦当劳墙边,阳光暖暖的打在他的身上,大概坐久了,有点犯困,他摸出一根金锣火腿肠,拿出半瓶北京二锅头白酒,自个吃喝起来。

“兄弟,来两口吧?”胡师傅很健谈,见到记者,笑眯眯的直起身来,打着招呼,一点也不羞涩,紧张。今年46岁的胡师傅,来自河南濮阳,家里有俩孩子,一儿一女,如今,儿子女儿也都结婚了,媳妇在家里伺候年迈的父母。

2016年8月,经老乡介绍,胡师傅来到北京在一建筑工地当电焊工,雇用方管住,有食堂,每月收入6000元。他觉得自己能赚这些钱很满意,有些小工一月才赚3000。胡师傅觉得2016年他赶上好时候了,比之前,赚钱要多,工地方面也不拖工钱,这让他很开心。

过了年,2017年春天,胡师傅还回北京。他希望自己的2017年健康,平安,全家人和睦,幸福,赚更多钱。

拍照时,胡师傅突然提出,头发太乱了,不好看,容他找一顶帽子戴。说罢,他拿出一顶吉普帽子,很认真地戴在头上。果然,戴上新帽子的胡师傅竟然和旭日阳刚组合的里王旭一样酷。

最有文采的2017年心愿:“绝楼高处多风雨,莫上琼楼最高层”

何老师,28岁,河北沧州人

王老师,27岁,湖南邵阳人
                                                                                                   在西站南广场地下麦当劳餐厅遇到小 何老师和小王老师时,他俩刚用完餐,正在聚精会神的抢票,刷票。小何老师动手操作,小王老师在一边助威等待。

28岁的小何老师,27岁的小王老师是一对小情侣,他们是北京工业大学的同学。小何老师现在某高校当辅导员,小王老师也是某高校辅导员。

小何老师老家是河北沧州的,父母都在老家,身体都还不错,他上面有两个姐姐,家里没有什么负担。小王老师,是地道的湖南妹子,漂亮,干练,目前正打算开始读博士。从同学到情侣,到在北京买房子结婚,这小两口一路走来也是甘甜参半。

提起2016年,小何老师和小王老师这两个人都认为这是丰富多彩的一年,这一年他们一起经历了很多事情,有欢喜,也有挫折,好在,一切都过来了。最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他们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领证结婚并且贷款在北京买了房子。在小何老师老家的村里,不少人羡慕他,能考到北京读大学,找了对象,并且留在北京工作买了房子,这很了不起。

2017年,在小何老师和小王老师看来,是充满不确定的一年,也许,他们会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譬如读博士,或者换工作,或者到别的地方去走走看看。小何老师说,年轻,意味着有大把的时间去选择和变换一些东西,但是,选择和变换也意味着更多的颠簸和风险。

男人是沉稳的,内敛的,坚毅的。女人则多一些敏感和担忧,访谈间,提到即将展开的2017年心愿,小王老师提起笔来在留言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诗词“绝临高处多风雨,莫上琼楼最高层。”

小王老师强调说,这句话足以表明自己当前的心境和状态。

小两口有了返乡计划:留恋老家的阳光、海滩、白云
右手提着一个大大的黑色拉箱,左手牵着一个漂亮女孩,两个人身后还跟着一个戴口罩的高个子大男孩,奇特的三人组合,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张先生在某公司做销售员,老家在江苏连云港                                                                                                今年26岁,来北京3年了,跟他牵手相行的是小他两岁的妻子曹女士,她老家在河北定州,目前在一家公司当出纳。这个新年,他决定跟着妻子曹女士和她的弟弟曹先生,也就是那个跟在他们身后的戴口罩的高个子大男孩一起去定州过年。

说起2016年的北漂生活,张先生觉得累,不容易,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控,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的展开,一些对外来人口限制措施的出台,他感觉在北京生活的越来越不轻松了。物价涨得飞快,房租越来越高,生活成本大幅度增加,业务也越来越不好开拓,某些方面的生活也越来越不方便了,从买菜,到中午吃饭,到购物,都没有之前直接快捷了。

张先生打算再在北京干上三到五年,然后,回老家买房定居。相比老家连云港,北京的气候太糟糕,雾霾严重,治理效果不是很明显。他还是留恋在老家面朝大海的快乐,阳光、海滩、白云,一切都是那么的惬意舒适。

2017年,张先生有个心愿,攒钱买辆车,这样可以随时开车去定州或者回老家。新的一年,他要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

一句话概括过去一年:在北京太累了!

裴先生,32岁,吉林省吉林市人



老远地,记者就看到身体消瘦、神情黯然的裴先生戴着耳麦骑坐在他的银白色行李箱上听歌。北京站前的广场上,人来人往,端坐人群中的裴先生不为所动。

截止2016年农历腊月23这天,32岁的裴先生来北京整整8个年头了。这个新年对他来说,是结束,也是开始。

在这之前,裴先生已辞掉影视公司后期剪辑师的工作,他的妻子已经先他一步于一个月前回长春了。长春将是他们婚姻与家庭,事业与未来的下一站。

回顾2016年,裴先生的心情有些低落,一句话,“在北京太累了!”即便做影视剪辑这行收入相对来讲高一些 ,但是,内心里,裴先生依然感觉非常疲惫,茫然,看不到未来。北京的房价、户口、空气、生活成本,一切,都是那么的无从把握。

看着裴先生丛生的华发,疲惫的面容,略带忧伤的眼睛。记者能想像出他这8年北漂之路的辛酸和不易。

2017年,裴先生想回去在长春买所房子,再要个孩子,有个属于自己的家。至于回长春之后的具体规划和工作,裴先生并没有更为清晰的规划,他只是觉得必须得离开北京,先回去再说。

裴先生希望2017年一切都好,一切都如他所希望的那样,安稳,从容,别再这样疲惫和茫然。

小编可以附议吗?2017年,北京的空气能好一点,这是他最大的希望了。

刘大哥,46岁,吉林省公主岭市人



来自吉林省公主岭市的刘大哥带着媳妇和小女儿在地铁出口处晒太阳。

调皮的小女儿耐不住安静,拉着爸爸的手走到广场空地上转圈儿玩,刘大哥很顺从地配合着孩子。妻子靠在不远处的墙上,乐呵呵地看着嬉闹的父女俩。

几个硕大的拉箱,不远不近地靠拢在他们的眼前,刘大哥说,这都是给家里老人带的年货,吃的,特产,衣物。

46岁的刘大哥在北京一家玻璃厂做技术工,来北京已经3年了。家里有两个孩子,大孩子已经23岁参加工作了,小女儿刚刚7岁,上一年级了。

这几年来,妻子一直跟在北京照顾小女儿和刘大哥的生活,没有出去工作。刘大哥说,拖家带口的带着老婆孩子在北京漂这3年,感受很多。北京的物价高,房租高,交通不方便,气候状况糟糕,总体幸福感,比在老家时要少一些。刘先生打算再干三五年,等小女儿上初中了,就回老家。

提到2016年,刘大哥说,这一年比往年少赚不少钱,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玻璃制造行业受房地产不景气的影响比较大,二是,由于雾霾严重,企业接到停产的通知比较多,频繁的时候,一个月停产3次,每次5天。停产不上班的日子是没有薪水的,所以,工人的收入要受不小的影响。但是,这事也不能都怪政府,治理雾霾是个全局性的事。

说起2017年的心愿和目标,刘大哥说,等过完年他仍会回京,继续现在这份工作,只是他希望,2017年,北京的空气能好一点,这是他最大的希望了。

拍照的时候,刘大哥催着旁边的妻子赶紧过来,跟他和女儿一起合影,妻子羞涩地拒绝了。

“来嘛,一起拍拍,没事的,记者很好。” 他大声地呼唤妻子。

见妻子仍在犹豫,刘大哥牵起小女儿,走上前去,一把将妻子拽到了镜头前,一家三口,站到一起,稳稳地进入记者的镜头。

这个心愿好实在:如果全国医保联网,他们能节省不少医药方面的开支。

高先生,60岁, 北京市人



一顶时尚笔挺的鸭舌帽,帽子边缘显现出的缕缕银发,一副锃亮的眼镜,一条中国红的围巾,一身笔挺干净贴身的西装,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那份儒雅、从容,将年逾六旬精神矍铄的高先生衬得格外亮眼。

记者暗暗猜测,这位老先生,气度不凡,如果不是书画家就是作家、教授。交谈后得知,高先生真的是位书法家,而且还是国家一级书法师。

高先生是地道的北京市人,来南站是随妻子去江苏镇江岳父家过年。 两个人携带的行李并不多,一个拉箱外加一个纸袋。

记者和高先生畅谈期间,他的夫人从远处走来,笑眯眯地看着接受记者采访的老伴,不时的插几句话。

2016年,高先生光荣退休,在家舞文弄墨,习字作画。空闲之余,他喜欢带着夫人大江南北的走走逛逛,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对于2016年国家和政府在相关方面采取的整顿和改革,高先生表示高度赞成,特别是在反腐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认为深得民心,他支持党中央继续推进反腐工作,清除更多腐败分子,真正地让人民看到成效,看到希望。

2017年,是高先生的本命年。他希望在这一年里,物价能平稳一些,空气能好一些,他的创作能更上一个新台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希望全国医保联网这个事,能尽快落地,如果不能全国都联网,至少主要省会城市先联网也可以。他和夫人在外地经常需要去医院看医生,如果全国医保联网,他们能节省不少医药方面的开支。

纯粹偶遇:我正想找记者呼吁呢!小李老师,23岁,山西忻州人



23岁,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一副娃娃脸,一袭黑发的小李老师,来自山西忻州,是北京某幼儿园的一名特教老师。

在幼儿师范学院读书时,小李老师学的是融合教育专业,通俗点来说,就是从事矫正少儿自闭症,关爱特殊儿童的专业。

小李老师告诉记者说,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她发现,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患有自闭症的儿童越来越多了,虽然,随着社会、学校对自闭症的认识逐渐提高,“拒绝”自闭症儿童入学的现象已有所减少,但在自闭症学生管理、接纳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得知记者要采访她,小李老师很是开心,“我正想找记者呼吁呼吁呢。”眼下,中国配备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和资源教师的数量还远远不够。她希望记者帮她呼吁呼吁,全社的人都行动起来,关注,关心,关爱自闭症儿童,支持融合教育的发展。

2017年,小李老师最大的愿望和目标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从事融合教育这方面的工作,政府和国家都更重视这一块,融合教育能在全国得到推广。

好吧,啥是融合教育,容小编回头细细研究下。



励志哥来了!每年三四千万的业务,事业蒸蒸日上。。。

侯总,38岁,黑龙江鹤岗人



老家黑龙江鹤岗的侯总在西安上大学时读的是营销专业,在大学里认识了妻子,毕业之后,跟着妻子去了她的老家苏州定居。家里有个8岁男孩,妻子在家全职照顾。

38岁的侯总可谓是奋进拼搏,事业有成的励志哥。他的生意涉及外贸、零售行业,除此之外,他还创办成立了一家房地产营销策划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营销工作,手底下有10多个员工,每年三四千万的业务,事业蒸蒸日上。

面对记者“为何没有在北京创业”的提问,侯总说,南方的发展空间和相关的制度比北京有弹性,竞争空间也宽裕,没有北京这样惨烈和不可控。人力成本,办公成本,生活成本也低一些,气候更比北京好很多。

由于多年打拼,他本人身体不是很好,在北京待着,遇到雾霾天气,不是很适应。

侯总的一些大客户都在北京,2016年,几乎每个月都要到北京工作一段时间。这次来北京拜访完客户,他让妻子带着儿子跟他在北京碰头,然后一起回东北老家过年。

侯总知道妻子喜欢吃北京的点心,他专门跑到候车室旁的商店里,给妻子挑选了几大包。店里顾客很多,侯总耐心地排着队,等着交钱。

提到2017年的目标和心愿,侯总希望自己能稳、健,顺利地开拓新的业务,在外贸零售方面,胜利布局,踏出一条新路。

祝福他们,也祝福我们亲爱的读者朋友们,祝愿大家返乡之路平安顺利,回家过个好年!                  来源:方圆  我是老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