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内容
zpy
Post 2017/02/10 08:29:39     文章主题: 人均年收入三百万人民币,它被称为世界上人民最富有的国家

@NY:真希望我们的国家有一天也像瑞士一样!
NY
Post 2017/02/09 19:14:42     文章主题: 人均年收入三百万人民币,它被称为世界上人民最富有的国家

查了下,瑞士有高等教育的人的中位数工资大概在一年15万瑞士法郎;

全民平均工资大概在一年6万瑞士法郎。

瑞郎对人民币大概在6.9元。

所以受过高等教育中位收入在100万人民币/每年;平均42万人民币每年。

原文标题的300万人民币不实。

#勤劳善良小农民
Post 2017/02/09 09:59:49     文章主题: 人均年收入三百万人民币,它被称为世界上人民最富有的国家

@#游山玩水

#游山玩水
Post 2017/02/09 07:23:59     文章主题: 人均年收入三百万人民币,它被称为世界上人民最富有的国家

瑞士的例子告诉大家,自然资源真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人,以及他们形成的制度和文化
NY
Post 2017/02/09 06:35:02     文章主题: 人均年收入三百万人民币,它被称为世界上人民最富有的国家

好问题。
刚才到国外的Quora.com上查了一下这个问题。

总结如下:

其实瑞士的自然资源一点都不丰富。它大多是山地,可耕种的土地少,而且没有什么像样的矿产。资源上因为是高地,水电比较发达。瑞士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比周围国家都穷的山地小国。

但现在瑞士很富(从20世纪以来)

1. 因为瑞士成功地保持了中立,避免了几次大的战争。整个国家从未被战争破坏过。
2. 瑞士人重视教育。是双重教育,学校教育加上实际动手实践的教育。他们的手工业闻名世界,也是长期的传统。整体瑞士的人口是高素质高智商的。
3. 瑞士的联邦政治体制。瑞士是真正的全民民主。全民参与决定国家的重大政策。每年居然有四次全民公投。这种制度保证了瑞士非常稳定,很少犯其他国家更容易犯的错误。
4. 民众的勤劳节俭的文化。瑞士虽然富有,但不奢侈。人们辛勤劳动,挣得多花得少。各种东西重复和高效利用,绝不浪费。
5. 特殊的经济环境造就极为有竞争力的经济。因为瑞士法郎长期高估,造成瑞士公司的成本非常高。这样他们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高效、富有创造力。

勤劳善良小农民
Post 2017/02/09 03:11:57     文章主题: 人均年收入三百万人民币,它被称为世界上人民最富有的国家 

@zpy

瑞士银行,经常在电影里听到。

神秘组织的既视感~

据说是全球居民福利保障最健全的国家之一。

瑞士本国内的第二产业占比应该不多,看新闻听说山地农业挺发达的,但主要经济支柱应该是第三产业(比如服务、旅游,科技创新,金融)吧?

我也想问,是怎么做到的。


昙某某2
Post 2017/02/06 01:35:22     文章主题: 人均年收入三百万人民币,它被称为世界上人民最富有的国家 

说起瑞士第一想到的是手表……

zpy
Post 2017/02/06 00:37:13     文章主题: 人均年收入三百万人民币,它被称为世界上人民最富有的国家 

其国土面积为41285平方公里,而人口仅为800万,人均年收入达到三百万人民币,这么小一个国家,竟然这么富有,怎么做到的呢?

星灿12
Post 2017/02/05 23:32:40     文章主题: 人均年收入三百万人民币,它被称为世界上人民最富有的国家

瑞士位于欧洲中部,首都为伯尔尼(Bern),曾是欧洲重要的交通要塞。瑞士是一个多山的内陆国家,地势复杂,主要由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西北部的汝拉山脉、中部高原三部分组成。境内最高峰为杜富尔峰,海拔4634米。其国土面积为41285平方公里,而人口仅为800万,其中苏黎世州人口最多。


瑞士风光优美、环境宜人,有“世界公园”之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果你爱好自然风光,就一定要来瑞士,这里有壮观的雪山、宽广的草地和纯净的空气,有着可能是世界上最快乐的牛群;如果巧克力是你甜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瑞士绝对是美味的圣地,因为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数不清口味的新鲜巧克力;如果你喜欢探险,这里可以徒步、攀岩、滑雪。在瑞士,你还可以在苏黎世班霍夫大街一掷千金、体验极致奢华,或在阿尔卑斯山上采摘蓝莓和蘑菇,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多山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瑞士人低调、专注与沉默的个性,也造就了瑞士人相对传统和保守的一面,4种语言(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罗曼什语)与多重文化的并存、发展,使得瑞士成为欧洲文化的交汇地。


瑞士生活质量很高,是世界人均GDP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年收入达到三百万人民币,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永久中立国之一,因此这里也是很多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最为特别的是瑞士的国家行政机关为联邦委员会,7位委员轮流担任委员会主席,即为当年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导致瑞士人有时都分不清楚目前的国家元首是谁。


按照居民的常用语言,瑞士可以分为北部和中部的德语区、西部和西南部的法语区、南部的意大利语区以及东部的罗曼什语区。这4个区域不仅语言上有所区别,在文化和认知上都非常不同。瑞士有着“土豆鸿沟”(Röstigraben)和“玉米鸿沟”(Polentagraben)一说,即用德语区代表菜式煎土豆饼来比喻德语区与法语区瑞士人思考方式之间的不同,而意大利语区喜食意式玉米粥“波伦塔”(Polenta),所以意大利语区的瑞士人与德语区瑞士人之间又存在一道“玉米鸿沟”。


这种现象在瑞士举行全民选举时尤为突出,在很多问题上,德语区的瑞士人和法语区的瑞士人立场都会有所区别。大致而言,德语区居民保守、严肃、组织性强,法语区则人文气息浓厚、浪漫,意大利区热情、美食众多。                                 来源:邂逅时光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