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拥抱
作者:集诚信钰 图片:来自网络
儿子放寒假要回来了,我做好饭菜用保温桶装好,提前两个小时就到机场了。就希望孩子能第一时间吃上妈妈做的饭菜。

飞机晚点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见到儿子了。上了车,赶紧把饭递给儿子,真希望儿子能像高中时那样,吃的香喷喷的,可是儿子却说:我在机场吃了的,现在吃不下。

只好把饭菜又原封不动的带了回来。
一日,儿子说:“妈,你听过神曲《春节自救指南》吗?是交响乐好听。我赶紧搜来认认真真的听了好几遍,原来我也是神曲中家长的一员:家长的爱成了孩子的包袱,孩子们似乎并不那么敢于捅破那层窗户纸,每次在亲戚朋友的“轮番轰炸”下不得不硬着头皮撑下去,而这种尴尬只能闷在孩子们心里。

寒假结束了,儿子又要独自回北京了。为了不让我送他,他不从遵义到北京,而是早早自己就买好了贵阳到北京的机票,还买好了遵义到贵阳的大巴车票。
看着他收拾的行李箱很整齐了,可是我还是觉得收拾的不够好,我又给他收拾整理了一遍。
我还是执意给孩子做了早餐,还是执意要把他送到了车站,儿子背上背着行李包,一手提着行李箱,一手提着口袋,就是不让我帮忙提。到了车站儿子说:妈,你看,这么多学生回校,有几个家长送的呀!
我说:“妈妈送了心里踏实些!”要上车了,儿子紧紧拥抱了我一下,说:妈,儿子自己能照顾好自己,你放心吧!”我的眼睛一下就湿了,我知道孩子这个假期做的这些事是在告诉妈妈,儿子长大了,我和他真正的告别开始了,尽管那么不舍。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不求孩子完美,不用替我争脸,更不用帮我养老。只要这个生命健康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走一遍,让我有机会与他同行一段……这是多美的一段话呀,于是告诫自己:换个方式去爱孩子!只要他(她)健康,快乐,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