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发现上个学期看起来没有什么联系的两个女生这个学期玩的很好,上学的时候、放学的时候,都会在一起。两个女孩子不是一个寝室的,这样的情况也就因为选课在一起了才每天一起的吧?楼主当时是没有多想的,直到传出她们疑似同性恋的小道消息。楼主是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歧视或偏见,但也会在她们谈论时好奇去听一听。
朋友A说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什么。朋友B惊叹她们居然是这种关系。朋友C听到了消息后就去观察了她们一段时间,最后说觉得她们的行为其实很正常啊……到最后这条消息是真是假也没人知道,朋友D看不过去了,说,人家是不是同性恋和你们也没什么关系吧?是,你们会歧视吗?不是,那你们瞎起什么哄?
上心理课的时候,说起教育,楼主最郁闷的一条就是树立正确的性取向。
什么叫正确的性取向?性取向也有正确一说吗?如果承认了,那是不是还是相当于承认了同性恋是异类。
是呢,你说自己没有歧视,却又将这种事情当作奇异的现象去对待。
上心理课的时候,说起教育,楼主最郁闷的一条就是树立正确的性取向。
什么叫正确的性取向?性取向也有正确一说吗?
我们总说,要换位思考,总说想想自己如果处在那种位置,那种情况,就能理解对方了。于是我们都觉得自己得到了真理,以为自己真正理解了他人,以为自己感同身受。楼主也曾是这么想,并且深信不疑。直到有天我看到了 “Love is all you need?”。
这部影片构造了一个完全反转的世界,性别、以及性向——同性恋是正常,异性恋才是异端另类。女主出生在一个很正常以及很平凡的家庭,父母皆是女性。她也一直以为自己很“正常”,但是她的确与大众有所不同,她喜欢男生。和那个男孩在一起的日子很快乐,但是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因为异性恋,她被耻笑、被欺凌。

与男生的恋情被发现之后,男生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了她的身上,于是她所受到的压力更加巨大。她最终没能坚持下去,楼主所期待的happy ending也没有出现。

在影片我看到了对异性恋的歧视、看到了对异端者的凌辱、看到了父母的不理解、看到了一切不公平的待遇。也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了,我们所认为的换位思考,其实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只是说说而已。
整个故事真实而讽刺、美丽但残酷。不这其实不是故事,影片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我们说我们不歧视同性恋,我们说我们理解他们,我们自认为我们理解,我们举例子来对比我们知道的很清楚,就像有的人爱吃苹果,有的人爱吃香蕉一样,我们需要尊重他们。但事实好像并不是这样。
看完影片,似乎隐约明白了什么,但是好像又什么也不明白。
对于同性恋这个问题,我们似乎太过极端化,我们要么支持,要么反对。但是对于其他人愿意吃香蕉还是苹果这件事情你会有类似这样的回应吗?你支持他吃香蕉?或是反对他吃苹果?什么乱七八糟的。
同性恋本就不该遭到反对、歧视、欺压,也不该支持、宣扬、鼓励。存在即合理。即使是时代在发展,也不该毫无节制的宣扬,但无论异性恋是多正统,也不该扼杀同性恋的存在。
我们就该把一些事情看得跟平常的事情一样,难道因为你讨厌吃香蕉,在路上看到有人吃香蕉就要过去打他一顿或是发个微博抨击他吗?或是你喜欢吃苹果,看到有人和你一样吃苹果你就要上去无微不至的关怀吗?
电影简单除暴的将性向置换,以此对比,也许这种置换并不能深刻的表达什么,也许还会有人认为“这根本无法成立”从而忽略的影片所想表达的。
我不是女主,我永远不知道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站出来承受异样的目光。

我们要做的,只是保持一份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