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你们通宵

继高考完毕,各大高校也纷纷迎来了考试周,于是前十几周过着幼儿园般快乐生活的大学生们,也迎来了如高考般的最后两周。
于是朋友们发的说说从约吃饭约游戏约桌游都变成了四个味的
第一味:从不学习的人开始想着要“预习”了
这样的

第二味最多:日常迷信






(花样最多最复杂)
恨不得
第三味也还是有很多人的:诅咒

最后一味当然就是各种绝望了:完了完了这次要挂(不挂是小狗)

楼主有两个室友想要转专业,但是转专业要求是上一个学期与这个学期的绩点加权平均下来是有要求的,以及对于高数成绩和英语成绩也是有要求。她俩上学期的刚好擦线过,所以很担心这学期的成绩,于是两个人从一个多月之前就相约学习。每天早上6点50起床(如果很困了起不来,就是7点10分);7点20出门,到图书馆或者自习室;中午十一点半,吃饭;十二点回到寝室,收拾一下下午要出去学习的书本,十二点二十左右,睡午觉;一点钟,起床;一点十分,出门;一直到晚上十点钟回寝室,然后洗漱,十点半左右,继续看书;(十二点会熄灯,但是有台灯这就不是问题);看书到十二点半左右,上床睡觉。
在她们俩这么刻苦努力的情况下,楼主的内心鸭梨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什么叫环境真的会影响一个人呢?楼主在高三的时候都没有经历过这种感受。
楼主也不知道这样高强度的复习对于她们来说有没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另一个朋友的学习方式是让楼主大开眼界。
楼主学校是在周一开始考试,周日早上9点,她发消息给我:“能借我点钱吗?我跑来市区玩把存款浪没了,后天转了生活费就还你。”
“你不回来吗?明天要考试了呀”
“下午就回。”
周日下午6点:“去自习吗?”
楼主想了想:“行,走吧。”
“等等我还没吃饭,要一起吃吗?”
“行吧”
吃到7点,终于进了图书馆,坐下之后没多久她说:“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啊?”
“???这才刚来多久”
“……走嘛,回寝室吧”
之后两天安然过去了,当考高数的前一天来临,她问:“去自习吗?”
“不去”
“为什么?”
“我怕你半途中又走了。”
“不会的,今晚我要刷夜。”
“???”
“不然明天考不过。”
楼主以为她是在开玩笑,结果那天晚上她果然刷了一夜的题。但是考完之后,她还是空了一堆的题没写。

楼主不知道像室友这样子前一个月就开始复习而且生活规律的好,还是像朋友那样提前一两天刷夜只为及格的好。但是楼主知道,在本专业,有一个女生每天学习都很认真,期末复习也没有楼主的室友那么疯狂,从始至终都是保持很稳定的学习,这次考试拿了近满分,超出了楼主俩室友很多分。
羡慕吗?当然是有的。但是在她保持学习的劲头的时候,有的人可是在使劲的挥霍自己的时间。
有的人这么跟我开过玩笑:大学呀,就是前十六周像是在泡脚一样舒服,但是后面两周,就不得不把你泡脚的水喝下去。
种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

期末复习指南?平时学的好,期末复习还需要指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