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内容
zpy
Post 2016/07/21 01:34:39     文章主题: 别再忽悠大学生去创业了~ (转)

@NY:这篇文章,大学生的孩子们,应该好好读读,认真看看。
雨雁
Post 2016/07/16 02:13:49     文章主题: 别再忽悠大学生去创业了~ (转)

前两天也看到一篇同样的文章,深有同感,大学生创业,除了不怕输的勇气和试错的机会之外,其它各方面条件都不满足。还不如等积累一些社会经验,有一些资金积累之后再创业。

NY
Post 2016/07/16 03:47:47     文章主题: 别再忽悠大学生去创业了~ (转)

其实创业本身就很难,不管是不是大学生或者有一段时间的工作经验,创业都是一个高风险的事情。

创业是否会有成果,并不是取决于多少工作经验。所以本文的标题也许不是很妥当。但大学生涉世未深,创业也许更难。

是否创业,可以参考:

1. 本人是不是真的适合创业

1a. 性格是否适合创业?是不满足型、不想被领导型吗?心理承受能力如何?是否有担负责任的素质?

1b. 头脑是不是有创造力?是否有真正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1c. 个性是否有亲和力?能否吸引创业同伴?

1d. 表达能力如何?说服力如何?

2. 经济条件

有一个原则:不能够用父母的钱,如果有家庭,也不能够用保障家庭生活、小孩教育的钱来创业。

除此之外,最好有资金支持自己(以及家庭)三年左右无收入下的开支。

3. 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是否适合创业

社会对创造的包容度、自由度,微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如何,企业负担如何?

整体经济是否处于有利于创业的状态?

只要具备这些条件,我觉得大学生也好、职员也好,都可以创业。

真正的创业者,在他/她成功之前,总是会尝试很多次的。所以真正的创业者是不断在尝试的。所以,有条件的大学生,即使创业失败,也是绝好的经验和体验。

但,真正适合创业,有创业性格的人,其实比例是相当低的。

NY
Post 2016/07/16 01:36:51     文章主题: 别再忽悠大学生去创业了~ (转)

别再忽悠大学生去创业了~

2016-06-28  大众力量
DAZHONGRENMIN


首先你扪心自问,你凭什么赚钱?容易赚钱的事情,黑白两道,国企大集团,早已经瓜分干净了。留给你大学生创业的,第一类是体力活,第二类是高风险。

现在大学生创业言则必“互联网+”。其实互联网是寡头经济,搭个网很便宜,最难的是烧钱熬死对手。任何一个优秀创意,马上会出现几百个竞争对手,同质化服务的大决战,就是比赛亏钱,滴滴三年烧了80亿,饿了么三个月烧了2.5亿。你要是一不小心,把三代人的存款烧完了,你有勇气面对吗?

最近看了各大媒体的大学生创业故事大汇编,找出了共同点:都是卖吃的。而现实中也真的是这样的。

昨天去了一家韩国烧烤店,是大学生集体创业,装修好,味道正常,服务模仿海底捞。一个本科小美白,给我刷油煎肉片,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似的兴奋,不停的要求我拿出手机在大众点评网上好评。店里没国产酒,全是韩国酒。我点了35元米酒,淘宝价是15元。评价:服务好,价格贵,味道无特色,不会再去了。创业真不是年轻大学生能干的。

今天看到认识的几个年轻大学生创业开了家蛋糕店,模仿了明星大厨姿势,摆pose照相,梦想一年开连锁店,五年上创业板,想想真的悲哀。他们和二十年前,下岗父母卖煎饼果子的唯一区别是:用光了父母的积蓄,把摊位装修漂亮了,最后可能也就是混个体力活的钱。

现在大学生创业就是沙县小吃的升级版。农村大学生花光了父母一辈子打工积蓄,熬干了父母最后一份精力,最后还不如村里的电工木匠赚得多,这种教育体制害死人啊!CCTV还在赞美这种破玩意。心酸,难过。大学是给人梦想的地方,但一出校门,大学生立马就是野猫了,谁也不会管你。“站住,有暂住证吗?”

许多大学生会反驳道:“我没钱,但我可以找人融资啊。只要我想法够好,把投资人的钱拿到,就算成功了。”我只想说,有这个想法的人基本就是民工家庭出身的。中国投资人的精明,绝不亚于犹太人,他们会谨慎的分析投资的风险和收益,不会做亏本生意的。饿了么做了两年,大众点评网做了三年才拿到A轮风投,大学生创业一开始就想拿到风投,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可怕的是,连“天方夜谭”的风投也开始撤退了。已经上市纳斯达克的中概股,都在私有化。创业的大学生们,不要再幻想,烧钱等风投了。世界上最悲壮的故事是,援军早就跑了,你却还在那里烧你父母的钱。大学生如果真的创业,赚钱不强求,但一定要做到收支平衡,否则你就害了你一家人。

毫无经验,九死一生

我为啥不看好大学生创业?因为大学生不懂人心。企业要和七站八所的领导,职工,客户,供应商等数百人打交道,这些人形形色色,内心复杂,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把你搞成250,每个人都必须对症下药。大学生没有这个经验,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关系,更不用提如何应对劳动法,环保法,一抽屉的法。总之,大学生现在已经没机会再复制当年的低成本优势了。

层层加码,必被压垮


中国企业税负太重,大学生创业就是个杯具。一旦你创业了,四面八方的好友就会过来招呼你了。五险一金欢迎你,劳动监察欢迎你,工商税务欢迎你,房东马云欢迎你。

大学生创业。挣钱难,亏钱快的很。房租一年10-30万。一个员工一年支出8万,包括社保公积金。水电气物业费2万起步,交通费2万。买电脑办公桌简单装修,5万,自己生活费3万。一年至少五六十万,花的渣都不剩下。还要有一大笔资金,进货买设备。好吧,开始做生意了,你一天要赚多少钱才能不亏,你想过吗?

天天宣传,必有阴谋


有关部门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啥不让中小企业多赚钱,多招聘。难道大学生,下岗职工,残疾人(三者并列,意味深长)的能力比几十年经验的小老板强大?现在,各行各业都是供大于求,就算是互联网,也有几十个大企业和你竞争,你这么有水平创业,还会失业?既然公务员号称国家的精英栋梁,有关部门为啥不直接辞退几万个公务员,让这些精英去创业?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

认清现实,做好选择

现在不要说大学生了,连研究生,博士生都在争着去考公务员。难道他们是“没出息,求安稳”吗?说白了,就是民企朝不保夕,说不定哪天,小老板就倒闭了。勉强不倒闭的民企,也发不出高薪,买不起房子,大学生根本不想去。那么,同样是人,为啥民企这么糟糕?因为公务员太好了。呵呵。逻辑自洽,多么和谐啊!屌丝要翻身,先做公家人!

最后希望所有大学生看清现实,努力去涉公单位工作,赚钱买房,踏实生活!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