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之后,气温骤降,每天的空调房里,手同脸都同样倍受干燥的烦恼。可怜的是,手还要经常干活和清洗,更容易受到冷空气、化学物质(比如酸,碱,洗涤剂)等物质的影响,本身的油脂覆盖更容易被破坏。具体到手掌和手背的皮肤也不同,手掌的皮肤有更厚的角化层,而手背的皮肤相对于手掌来说较薄,而且皮下脂肪更少。因此,手部肌肤的水分很容易流失,容易变得粗糙、干裂。
比如最近我的手可怜得感觉要皲裂了。
今天,就来跟大伙儿聊聊手部护理的那些事。
1.你真的会洗手吗?

手部保养其实不止于抹护手霜和做手膜,最关键的其实是洗手和平时清洁或者手部劳动。大部分人(比如我)经常都是一边用普通香皂或者洗手液洗手,洗衣服洗碗不戴手套,整理东西的时候也不戴手套,这些都是会对手部皮肤造成损伤的行为。
感觉我的手快裂开了,疼得不得了。所以,我已经开始正视洗手这个问题了。
首先,把香皂扔掉,停止使用超市里买的那些一洗手就干得要命的开架洗手液,换成弱酸性温和的洗手液,比如狮王全植物弱酸性除菌泡沫洗手液、多芬香块等,手部干燥的问题就可以缓解一大半了。因为弱酸性温和洗手液很少,还可以用氨基酸洗面奶或者沐浴露代替。
2.你洗东西习惯戴手套吗?

皮脂是人体最佳的保湿剂,不论怎样的护手霜都只能模拟皮脂的功效,不要总想着“就洗一个碗,没事的”,或者“就洗一条内内,没事的”,就是这样偷懒不肯戴手套,结果天冷之后我的手就有点洗坏了的趋势。
因此,戴乳胶手套是比较好的选择,这样可以减少洗手的次数,也减少了皮脂的丢失。当然,乳胶过敏的同学除外。
3.如何挑选护手霜?

护手霜和面霜的差别主要在封闭剂比例上。手部护理则需要更多封闭剂来保湿。护手霜的构成总体上跟面部产品差异并不是很大(质感不算),主体依旧是水+油+保湿成分+添加剂。
市场上护手霜的主要成分有凡士林、甘油、橄榄油、荷荷巴油、葡萄籽油等。其中,甘油能“拉拢”周围的水分子,保证皮肤的适度湿润,油脂能防止水分的蒸发,从而达到保护皮肤的作用。甘油和荷荷巴油的质地较为清爽更适合油性皮肤,夏季使用合成酯以及水性增稠类成分,质感更轻盈,不会造成过重的油腻感。乳木果油中含有维他命A、E、尿囊素,秋冬使用乳木果或者矿物油类成分构成的护手霜,能保证足够的滋润度,适合秋冬的干冷空气。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挑选护手霜时应尽量避开酒精,酒精会让皮肤变得更加干燥。敏感肌肤则尽量选择没有香味的护手霜,避免香料导致皮肤过敏。
另外,手部防晒也越来越受重视,很多中高端护手霜都会添加防晒成分,但价格也会相应较高啦。
4.甲周倒刺怎么办?

甲周倒刺(学名为“逆剥”)是一种常见的甲周皮肤问题。手指上指甲周围的倒刺很多人都以为是缺乏维生素,但其实并不是。维生素缺乏的确可以引起一系列皮肤问题,但在现代社会,绝大多数人只要正常进食,不会出现维生素缺乏性疾病。
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干燥。比如说你总是在用香皂或者刺激性的洗手,或者不戴手套洗衣服,也不涂护手霜。
做好了上面说的那些工作,甲周倒刺自然就没有了。
还有,有了甲周倒刺不要撕,也不要啃!建议使用指甲刀剪去,而不是直接用暴力的方式拽除,从而引发更大的伤口。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jichengx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