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视剧广告植入最初的印象来源于看港剧,那时候还在读初中我的表示接受无能啊。
这么多年过去,面对现代剧的广告植入,作为观众的我早已见多不怪。更有甚者,部分电视剧的名字就是广告词,比如芒果台播出的《丝丝心动》里面全是飘柔,江苏台播出的《无懈可击》就是清扬洗头水的广告。近些年,看到《甄嬛传》里面说东阿阿胶,《隋唐演义》宣传龙泉宝剑等,这也还算是切合主题,毕竟商品名字比较古典,还不容易出戏。
但是,最近追《诛仙》改编的电视剧《青云志》,里面的广告植入真是亮瞎眼啊!
(插一句:作为一个原著粉,我竟然无法剧透《青云志》的任何剧情。导演脑洞大,套路深,《青云志》就是一个和《诛仙》有着相同人名的另一个故事!哭死~)
一、古装剧广告植入乱象丛生
这是我第一次看电视剧笑出声来不是因为剧情,而是因为广告植入。本周二更新的那集(12集),曾书书的表哥李洵带了大堆行李,曾书书问他山长水远怎么带过来的,画面一转,便是“58同城”彩旗飘飘,李洵不忘来一句“他们是我专门从同城找回来的”

原以为当晚的扔给观众炸弹就这么结束,没过几分钟又来啦!


三九胃泰!
我是不是该庆幸,没有冒出“斯达舒”那么洋气的名字?
据说,该剧后面还有康师傅,只是目前还没出现。

说道古装剧广告植入,《青云志》并非首例。在2014年的《古剑奇谭》就已经出现了,姐当年无法忍受里面闪瞎眼的服装色彩没看下去,但该剧广告植入确实把粉丝们雷得外焦里嫩,上热搜。
广告商还是58同城。
今年芒果播出的另一仙侠剧《仙剑5·云之凡》也遭厄运。

我只能感叹,58同城太有钱啦!
当然,对于主角配角走哪儿都不忘带上“东鹏特饮”的《老九门》,这些剧的广告植入真的算是手下留情!
二、电视剧制作成本飙升,无广告不成活
广告——广而告之。知道的人多了,才有利于营销。
以前看电视剧,一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十几分钟就播一次广告,让我们不胜其烦。后来总局下令,不能中途插播广告,在我们还来不及奔走相告,拍手称快的时候,才发现广告不再中途插播而是融入了电视剧的生命中,网友戏言:我们是在看超长广告插播电视剧啊。
现在的广告,就是媒体/媒介将受众者打包成商品卖给广告商。广告商需要将受众转换成消费者,作为中间人的媒体/媒介需要广告商的钱。以电视台和报社来说,没有广告收入,也许连发工资都成为问题:卖报纸卖不了多少钱,电视费观众都是交给广电网络公司,电视台拿不到一个子儿。所以任何媒体平台都需要广告,就算时财政供养的县级媒体都是如此。没有钱,谁给你卖命干活啊。
而电视剧投资方更需要广告。现在的电视剧,动辄号称投资几个亿,拉着一大堆明星鲜肉小红花来演出,演员的片酬比电视剧本身的制作费还高,有几个影视公司敢拿老本来给你拍戏?财大气粗敢拒绝广告商的影视公司现今几乎没有。说句难听点的,没有广告商,就没有我们看到的电视剧。但,没有千千万万潜在的消费者,就不会有广告商的广告出现再电视剧中。
这真是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现实啊:看电视剧的我们,在骂广告横冲直撞厚颜无耻的时候,正是因为我们的围观才有了广告植入的契机。
三、关于电视剧:我们不想看广告,也不是为了看明星
影视公司挣钱的渠道,除了买影视作品,收版权费,大概只有广告植入收入了,所以适当的广告植入可以理解。
前阵子看新闻,电视剧《甄嬛传》的姊妹篇《如懿传》的网络版权费卖了8亿元,这还没加上电视台的……相比而言,传言中周迅9000万的片酬,就不见得多了。但是,网传《如懿传》总投资好几亿(具体多少一直是未知数,部分媒体传言2-3亿),她一个人差不多拿了近一亿元(片酬不包括演员再片场的吃住行),还剩多少留给电视剧制作真不得而知。演员喊价这么高,制作方只瞄准向广告商。
因此,比起批评广告植入,演员天价片酬抢夺了电视制作成本,是降低电视制作水准的根源。我们是看电视剧,不仅仅只是为了看脸。一部戏有再多再大的咖,但剧情薄,逻辑混乱也没人买单。难怪现在有人说,进电影院看电影有两点:大咖明星多——烂片,东方魔幻巨制——烂片。观众们再也不是钱多人傻任你宰的冤大头了,电视剧也是同样的,不是明星多就有人看。
不知道,现在的影视公司何时才能醒悟过来,把钱花在刀刃上,提升作品的水平,而不是花钱去买那一张张僵硬的明星脸。话说回来,也是现今明星们的迷妹太多,投资方瞄准人气高迷妹多的小鲜肉和他们的脸。
在这里,想起《琅琊榜》这个良心剧和幕后良心制作团队,这样的剧组应该多来几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