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便是中秋,今天去学校工地上班的路上,看着附近各个场地仍处于紧锣密鼓的施工状态。
路上遇到工地上的人外出,聊了几句,他说明天要过节了,出去买点水果、月饼。
我心里想着,难道他们都不打算回家过节了吗?
忽而想起,他们个个背井离乡,家都在千里之外的潮州、汕头等地,回家又岂是我这个在家门口上班工作的人所想的那么轻松。

上午,我去了趟厨房,本意是想邀请伙头大叔去我家过节。但看着他火头在洗菜,油锅里煎着的鱼开始变得焦黄,我便在旁边帮忙起锅。快走了才想起来厨房的目的,但他说,明天这边不放假,就算放假大伙也没地方去,他得留在工地给大家做饭。我问节假日加工资吗,他说工资比平时多,平时想回家也可以请假,不会扣工资,来回路费也会报销,但很少有人请假。

伙头大叔跟着施工队做饭已经十多年了,早已习惯在外漂泊的日子。一年放假回家的日子便是春节,春节前几天工地便开始停工放假,元宵过后大家再回到工地上班。
选择抱砖头,便不能抱孩子。选择抱孩子,便只能饿肚子。

发生在新闻报道里的工地,一般多与脏乱差有关,以前我的印象与观念也是脏乱差。但真实的工地,除了到处是泥巴和灰尘以外,环境卫生做的还是不错,当然这因人而异,打扫卫生的人勤快与否很重要。
工地上有许多年轻人,有些事施工单位的工程师,有些事技术工人,有些是施工工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很朴素,工地生活也相当无聊,偶尔可以打打乒乓球、篮球。新闻报道里在工地发生的暴力事件,多数与这些工人关系不大,许多都是工地周边流浪汉或附近村寨的社会人士。
但在社会观念里,工人一方面让人觉得他们辛劳值得尊敬,另一方面普遍被贴上了素质低的标签。他们或许没文化,但多数人都很本分。

尽管直到现在,我对于单位将我安排的功底工作还是很不满意,因为耽误了我的本职工作,而且任务比较重,承担的责任也多,我是那种只想安心拿点工资,然后开心过日子的人啊。
但换个角度,在这里,也让我见到了很多在其他地方见不到的人情冷暖。
这群勤勤恳恳、本分工作,为了赚钱养家而背井离乡的人,比起城市中太多混吃等死的人,更值得让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