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黑色的瓦片,青白色的砖房,深绿色的河水上,一艘小船在船夫的撑杆下缓缓前进。
提起乌镇,小桥、流水、人家的一副画卷就展现在眼前,仿若置身于烟雨蒙蒙中,撑着油纸伞,或许会有一场意外的邂逅。
乌镇地处浙江嘉兴,分为东栅和西栅两个景区,到这个地方时,还特意百度了一下,栅这个字的念法,读(ZHA),第四声。

以下资料是楼主在网上找的。
据史料记载,古时乌镇的水系四通八达,整个镇子就像一个岛一样被水环绕,因毗邻京杭大运河,商业往来也很是兴盛,其水系和太湖水系又是相连,那时的太湖水贼就经常来侵犯这个商业兴盛的地方。按理说这里应该有官家保护才是,但乌镇行政上又处于两省三府七县交接之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不管地带”,当地官府在太湖水贼来犯时总是相互推诿无人管理。
乌镇居民不堪其扰,就自行在镇子的东南西北四大水系上修建了几个大的水栅栏,白天升起水栅对外交易通商,晚上则降下栅栏防止水贼来犯,后来当地居民就依据东南西北四个栅栏,将其相临的大街也称之为东南西北大街。而当时的东栅栏,就是现在的东栅景区里的逢源双桥;西栅栏,在西栅景区入口处大家就能看到一个很大的栅栏门。南栅和北栅的确切地址还没有得到考证,不过这个地名却这么一直流传了下来,还成为乌镇景区的名称。
其实当时乌镇居民为了自保,除了修建水城门,还经常邀请外地有名的拳师来乌镇教习当地居民武艺,以求自保,而这些拳师都是在船上演练武艺的,这也是目前东栅景区“拳船”一景的由来。
先来说说东栅。
东栅其实很小,来的时候酒店的美女前台就告诉我们,最好白天先逛东栅,差不多2个小时就可以逛完,西栅大约是东栅的四倍大,所以可能要逛4个多小时,而且西栅的夜景更漂亮。
东栅的建筑都是一些老的建筑,水道上的房子多是用木头或是石块支撑,水上能看到一些小船,上面都是些游客。


可能是楼主脚步比较快,东栅逛了1个小时就出来了。一路逛下来,东栅的小吃并不多,有一些卖商品的地方,入口处有一家售卖乌冻和椰汁这类的饮品,还有烤红薯,感觉还是比较坑的,乌冻喝起来主要是薄荷的味道,里面加了龟苓膏,是店家自做的,像是用一些粉来冲的,楼主喝了一半就丢了,因为担心会拉肚子,大写的囧。卖的烤红薯还是有点贵,秤下来14块一小个。
在东栅,景点其实不算多,大都是看看老房子,东栅还有一些原住民,多是一些老人家,别看外面破破烂烂的,里面的装修还是很不错的。在这里可以看到“拳师”的表演。



虽说不是节假日,但里面的人还是比较多,拍照基本是难得碰到没有人经过。
再说说西栅,到达西栅的时候,是下午4点多的样子,在那里,基本下午6点多就已经天黑了。
西栅的景点还是比较多,比如一些染布坊、酿酒庄,三寸金莲馆等等,有些地方比较偏,如果不按地图来找的话,很容易就走过去了。


楼主比较想说说这个三寸金莲馆,虽说一直都知道古代女子裹脚的事,但了解是并不多,只知道把脚裹小。


在这里会有人像你介绍相关的历史,小脚在古代作为女子的第三性特征,古代聚会时,一些男子会把身旁女子的小鞋在手中把玩,也作为攀比。
在这个馆内,收藏着一些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女子的鞋子,鞋子的大小不是很一样,有些感觉都和两三岁小孩的鞋差不多大。
女子裹脚一共分两步,第一步是把除了大拇指外的四根脚趾往下裹紧,尽量裹在拇指的斜下方,所以裹脚女子的鞋子都是很尖的头,第二步是把足弓给弄弯,所以会看到裹脚女子的脚中间有一条缝隙。
听完介绍之后不禁唏嘘,又想到了现代的女子,为了美去割双眼皮,隆胸、打肉毒素,感觉就一阵寒意。
回到景点,西栅的景点很多,遗憾的是没有全都走完。大家去玩的时候,可以找份地图,慢慢的走。
夜晚的西栅,其实很有感觉,因为这时候已经安静下来了,即使人不算少,但是氛围还是很好的,西栅有一些酒吧和咖啡店,在河的两旁都布置有座椅,晚上在那坐坐,感觉还是很舒服。


需要注意的是,东西栅的联票价格是150,如果要在网上订票,要提前一天订,当天买的话,需要在景区内买。票是当天使用,也就是说你从景区出来就不能再进去了,所以想在乌镇多玩几天的人,一定要找西栅内的酒店,这样可以多玩几天,当然,如果你不介意每天都买票的话,住外面也是可以的。
景区出入口是一个地方,游船的船票是40元一人,逛到底之后可以选择乘船到出口,晚上选择乘船看夜景也是不错的。

关于吃的,东栅外,北花桥过了左转,走过丁字路口,一家“排骨面店”,据说还不错,楼主想去试的时候,已经卖光了。楼主去吃的是前面一家的利胜面店,还不错,价格也实惠。
其余的,楼主就没有推荐的了(因为我是一个不会吃的人,哈哈哈),下图是在西栅买的糕点,还是挺好吃。

最后,配上楼主滴美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