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猴”到“猴”,网友的情绪持续被点燃。而这两个“猴”事件,都与央妈有关。
Part1 猴年吉祥物“康康”:这是一个审丑的时代,丑陋才是主流
1月21日,央视春晚发微博公开康康的身份。
随后,网友发起了“丑出新高度”的各种毒舌讨伐。
尤其是康康的腮下的两颗圆球遭到极度调侃,戏称“猴赛雷”。


Part2 “六小龄童上春晚”:360度无死角的爱
支持六小龄童上春晚,源自一个被辟谣的假消息。据说六小龄童本已经收到春晚的邀请,只是后来节目不合要求被淘汰了。
这则消息一出,犹如一个石子激起了千层浪,更何况,这石子还不是一般的小石子,这可是电视机在大规模普及之时,国民的电视剧“初恋”——《西游记》。事情愈演愈烈,后来经过辟谣说是六小龄童未收到央视邀请。
可是,无论到底是被拒还是未收到邀请,网友的情绪都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
老版《西游记》是网友公认的经典。我们不排除这场情绪背后有团队炒作的嫌疑,但观众对于六小龄童以及老版《西游记》的爱,是真真切切360度无死角的爱,这份爱,诚然假不了。
或许在猴年,老版《西游记》才是最强大的粉丝回忆挖掘机,毕竟它横扫了各个年龄阶层,承载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记得小时候每次看《西游记》,都要提前搬个小板凳守在电视机前,期间更是舍不得离步片刻,生怕错过哪个环节。后来初高中在外地念书,每个假期回家都会陪爷爷奶奶重温一遍。

随便插一句,昨天在观察者网看到一篇文章,叫《致央视的一封信》,文章以“六小龄童上春晚”这件事为由吐槽央妈调侃春晚。央妈你都敢吐槽,当然是不要命了。

春晚在如今已经成了众口难调的大菜单,央妈办个春晚也越来越不容易了,无论如何都会遭来诟病,这一次只是真的惹到了全网而已。
本文为“集诚信”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联系“集诚信”授权事宜。
文:佩弦 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