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多说两句罗振宇。罗是央视专业主持人,表达能力当然是杠杠的!虽然是谈的严肃话题,但是亲和力很强。
但我觉得问题就出在这个亲和力。
听罗的节目,让我想起了一个职业——传教士。罗其实不是在讲故事,他是在讲“观点”。观点,就是其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但是把观点揉和到故事里,用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和态度来讲,让他的观点有更加强大的侵入性。
对于没有多少即成观点的人,很容易在听故事的同时,也被他所教育。然而对于已经有自己看法的人,会觉得罗其实像是一个大学辅导员,正在悄然无声地把手伸到你的脑袋里去,去改造修正你的观点。
对我来说,听几段罗的节目足够了,这种亲和力犹如刚见面的陌生人伸手到你衣服里来抚摸,虽然温柔有热度,但初次见面这样确实是太蛮横了。
好,谈了半天罗胖的说教,其实我想讲的是,罗胖开店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互联网生长模式。首先,由网红(比如罗胖)积攒人气(他的平台号称有三百多万追随者),然后再开店来利用这些粉丝的经济价值。简称“粉丝经济学”。
开店这事还真不一定是罗胖干的,但不开店肯定不行。
粉丝经济学中,开店就如同鱼塘里捞鱼这个环节,光养鱼不捞鱼,投资罗胖的股东们也不干啊。
但是为什么就要开店才能挣钱呢?原因显而易见,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就是开店的。
目前拥有用户最多、红得发紫的腾讯公司,虽然其微信独霸中国人眼球,但仍然免不了还是眼红阿里巴巴的网店,自己非要往微信上嫁接“微店”。最终,大家的微信朋友圈里每天充斥着各种叫卖声,每个人都跟生活在一个大市场里一样。
开店,难道是一种宗教?
美国的facebook, twitter,google,为什么不开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