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难以理解!“懒癌”患者的脑回路是什么样的?

今天点进题为“史上最脏的女生宿舍”的新闻看,真如一些网友所言:“隔着屏幕都被熏到了。”视频当中的女学生坦言:“我们宿舍已经熏走了两个人”。我真的很难理解,没被熏走的是怎么忍得下去的,动动手动动脚收拾收拾真的会要命了吗?
同时也不得不佩服网友们的创造力,大家都知道“癌”作为一种绝症是非常难治愈的,因此把“癌”转换成其他习性的病症,就是指这个人在某些方面也很难治愈。如果说“直男癌”、“妈癌”、“学癌”等更多的是一种调侃,那么这个宿舍的“懒癌”真的让我有一种“绝症”的错觉。以前,也见过类似“史上最脏女生宿舍”的新闻,但似乎每年都会有新的记录被刷新,也许当我们觉得这个已经是懒到极致了,某天又蹦出个极致的极致来吓我们一跳。
这真的只是单纯的“懒”吗?貌似这更像是一种比较糟糕、邋遢的生活习惯。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懈怠的情绪,有多时候也会有偷懒的想法,但大多数人都能够克制这些的情绪,不会过分的放纵“懒惰”观念的疯涨。或许有人会认为,有些人的“懒”只是对于生活琐事,对于工作或学业会很认真努力。但是,一个把生活打理的如此糟糕的人,很难让人信服他/她在工作上会有多用心,多投入。当然,或许世界上总会有一些人比较例外,工作和学习上很刻苦很优秀,但对于生活就是懒懒懒。

其实,对于懒到极致的“懒癌”到底能不能治愈这个话题,真不知如何回答。或许,某天学校将宿舍卫生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中,或许学校对卫生环境差的宿舍实施一定惩罚,或许宿舍卫生直接与学分挂钩……但是,外在的环境不管如何改变,如果作为主观个体的个人,不发挥一丝一毫的能动性,什么都是浮云。
改变还是在自身啊。能救“懒癌”患者的只有他们自己,医药无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