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位童鞋问我最近看什么书,我回答了她的问题,但是我还没说的是我最近在看《笑傲江湖》……一开始或许我没有把它看作一本书吧,而是另一个世界。忽然发现,近来电视荧屏上越难见武侠身影了。我们关心生活都来不及,那有时间关心武侠呢。但是,今天有时间,小农民来谈谈自己眼中的武侠吧。
武侠是一个谈了几十年早已不再新鲜的话题,每个人对武侠的定义理解都不相同。我自己以前也写过不下十篇关于武侠的文章,当然每一篇都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以都不一样。囿于年龄及阅历所限,小的时候,武侠于我而言是一种憧憬和向往,以为那里只有刀光剑影、快意恩仇、儿女情长……那里的人会飞檐走壁、那里的人能够走遍名山大川永不缺钱,女主角们永远长得漂亮,男主角永远英俊帅气武功卓绝,他们打起架来个个英姿飒爽、风流倜傥……总之就是一句话:武侠世界很美好……
小时候的武侠就是一个梦,一个成为侠女的梦,或者是一个嫁给书中那样的大侠的梦。汗颜……

长大后的自己和小时候的自己肯定有很大的不同,当我再看武侠,且开始看原著的时候,才知道电视上的武侠片无法承载原著中更深刻、更宏观的内涵。
说起武侠,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金庸古龙,他们二人代表了中国武侠的高峰,那还会有第二个高峰吗?这个我不知道。与之相对的是,现在涌现出了很多颇受欢迎的科幻小说、玄幻小说、修仙小说、言情小说,这些小说已经或即将被上荧幕、荧屏,武侠似乎是上一个十年的记忆了。这也体现了观众审美的多元化,文学创作的多样化,不同类型的作品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尽管在金、古、梁、温之后也涌现了不少好的武侠作品,但好的作品也需要时势的成就,而现在能够让我们做梦的不仅仅只是武侠了。所以,武侠或许不会再有第二个高峰了。
现在的我很好奇,小时候看武侠片的感受与长大之后看的感受,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武侠片是经过处理和加工的产品,小时候的我们不用去思考过多的含义,因为我们多数的注意力都被那些精彩纷呈的影像吸引了,我们也单纯、笃定的去相信武侠片里传递的价值观,那时候我们以为武侠是一种童话,因为不管多糟糕的情况,到最后总会有一个大侠出来拯救武林甚至是天下。但是我们忘了,在那之前的糟糕世界,是如何的令人胆寒,将希望寄予“英雄”又该是如何荒谬。可怜的“英雄”们无端的背负如此重大的责任。比如,郭靖、萧峰。
小时候看武侠小说是看不进去的,我们更愿意看直观的电视剧,但长大了更愿意看文字,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思考作者每一句话背后的含义。可以观察到,每一个人物的每一个眼神的细微变化,心里活动。这样看到的人物,才是饱满的、真实的。

比如张三丰,看倚天屠龙记的电视剧或电影,所能看到的是武林宿老、风骨超群,身上不沾凡尘俗气的样子,就如清风明月那两个小道士的名字一样。看小说才知道他也有许多平凡人的一面,比如,带着小张无忌上少林求医的返程的途中,救下常遇春一行人,发现他是明教中人有,接着看见常遇春埋葬教众时举行的“奇怪”仪式,心里便打算不让张无忌和明教中人有过多交往,最后还让张无忌发誓一生不加入明教。这也是缘于他护犊情深啊。
金庸的第一部作品是《书剑恩仇录》,最后一步是《鹿鼎记》,都涉及到反清复明的民间团体。前一个的主角陈家洛是正儿八经的儒家君子形象,后一个则是市井混混。而最后,市井混混才是人生赢家,这也是一种讽刺。金庸是认可“侠”的,但是每一部作品他对于“侠”和“天下苍生”和社会背景(武林背景)的关系都有不同解读。从第一部到最后一部,我们可以看到,关心天下的大多悲剧,不关心天下的独善其身,这也正是性格决定命运和结局。换句话说,历史的风云变化实属正常,朝代的更迭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我们终其一生想要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郭靖为国为民,所以蒙古大军破城之时和黄蓉双双殉国,死得其所,也只有他才能够让古灵精怪的黄蓉甘心居于一隅,死守江山。《射雕英雄传》虽然讲的是英雄的传奇,但充满了蛮夏(胡汉)之别,有民族主义的色彩。但这种色彩在随后的作品里在逐渐减弱。其实关于萧峰的人设,就可以看出金庸对于“胡汉”之别的态度转变。到了《天龙八部》这个阶段,他不再着重写民族英雄,而是行走于世间(游走于江湖)的英雄,比较独立客观,比如段誉,他也不是汉族人啊。

令狐冲的出现,表现了金庸对于人性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批判,“一统江湖,千秋万载”简直就是“春秋大梦”。《连城诀》作为金庸作品里最独特极端的一部,塑造了人性极恶的人,也塑造了人性至善之人,凌霜华被亲生父亲活埋,这样的安排,是其他武侠所没有的。恶人终会受到惩罚,善终会胜利,但恶永不会终止。韦小宝的出现,为金庸的武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大侠梦都是虚幻的。
再说说金庸新修的《天龙八部》吧,老版当中段誉王语嫣双宿双飞,最新一版当中段誉娶了三个老婆:木婉清、钟灵及西夏公主的侍女,王语嫣因迷恋长春不老神功在段誉心中形象大损,后来她选择和阿碧陪着发疯了的慕容复居住在燕子坞。
或许这更接近于现实——无常。

慢慢地,我们看武侠的时候,不再是看刀光剑影、儿女情长;慢慢地,我们开始关注时代背景对人物命运的推动,逐渐反观当下的我们又是如何随着洪流浮浮沉沉。到最后,只想安安静静,过着自己不紧不慢的生活。
淹没也好,随波逐流也好,当我们想要踩着这大地的时候,地面还留有我们立足的位置,便觉得心之所安了。
其实,想说的还很多,其实最开始我是想写“这些年我看过的武侠的”,我也想写那些我喜欢的武侠女子,也想写除了金古梁温,那些优秀的武侠作品及作者……最后,笔由心下,篇幅有限,到此为止了。
有机会,再聊。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