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澳洲居住了很多很多年。虽然生活中骗子不多,绝大多数人以诚相待,但这么多年下来,仔细想想,还真和骗子打过几次交道。

我碰到的骗局No.1: 投资软件
某天,我收到一个电话,电话里说他们是一家投资研究公司,有一些投资方面的资料,能否寄给我。电话很职业很诚恳。
我同意了,想想反正看看也没有损失。
没过一周,他们的资料如期寄到,一个大信封。信封印刷精美,上面有他们公司的名字和免费电话。内有一本不厚的说明书,非常厚的纸张,同样编辑得“很职业”印刷得无可挑剔。

这本说明书描述的是,他们有一套复杂的市场计算软件,在该软件的帮助下,客户各种投资,比如股票,甚至跑马比赛,都可以获得超乎寻常的回报。各式各样的回报曲线画满了整个说明书。浏览完毕,你会觉得用了他们这套软件,实现财务自由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唯一的问题是:整个说明书没有更多的关于这套软件是个啥样子、基于什么原理的说明。当然,也没有促销信息。
估摸着我已经看完了说明书,几天后我如期收到他们的电话,貌似非常职业地和我探讨了一下读后感。并且说他们在我住的地区只有非常有限的几个销售名额,请我抓紧机会购买。价格每套xx万元。不出所料,价格非常昂贵。
我有点好奇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向他反映说,我对他们的软件比较感兴趣,但是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比如软件是什么样子,有没有详细的说明,能否发几张软件界面的截屏给我看。
过了几天,他们回复,一般他们是不提供此类信息的,经过总经理同意特别给我提供详细信息和截屏若干。其实他们的信息仍然是模模糊糊,截屏也看不出个所以然(都是一堆数据列表)。我没有回复他们的电邮。
然后,就是每隔三五天他们都会有人打电话,和我不紧不慢地探讨问题。我全当是联系英语会话了,也想看看谁更有耐心。
其实,现代社会,如果能够合理使用谷歌或者其它搜索引擎的话,骗局是很容易露马脚的。他们这种骗局只要一查,准能够现原形。
同时我还在网上查到一两则广告,有“公司”以他们报价的几分之一在报纸上做广告,出售类似软件。
在我持续地模棱两可下,他们更换了一个经理,说前面一位不了解我的实际需求,现在特别给我降价多少多少。而且已经是他们公司的历史最低价格,降无可降了。
我终于在最后他们给我的电话里使出了“杀手锏”,“John啊,我很想从你这里购买,我对你们的产品很感兴趣。但遗憾的是,昨天我收到另外一个公司的电话,说可以以三分之一的价格卖给我一套一样的软件,你说我该怎么办?”
说话老辣的John在电话里沉默了,片刻之后默默地挂断了电话。连个再见也不说。
哈哈哈。
我碰到的骗局No.2: 电话调查
最普遍的一种骗局,就是打电话来伪装成某个大公司的,然后假模假式地说为了确认我的真实身份,让我报上名字、生日、地址等等(我在想他们最后会不会让我报出网上银行的密码?)
某一天,照例我收到了一个这样的可疑电话,说是某银行打来的。正好我有该银行账户。
于是我问,“哦,你问我我的生日,在我回答之前,你能告诉我你在哪里给我打电话吗?”
“我在我们银行的总部,墨尔本。”
“墨尔本?具体哪条街道呢?”
对方沉默了一小会,说“嗯,这个,是在Collins街。”
我哈哈哈地回答,现在应该是大晴天,不信走到窗边看看。
对方没有回答,把电话转给了另外一个人。那人说道“你这个人为什么要问这么多问题?我是他的经理,请你直接把你的详细资料和我们核对!”
我说我听你的口音你是在印度吧,我怎么知道你是那个银行的呢?你给我你的电话,我给你打过来!
对方显然被激怒了,大声地说“我们不需要你这样的客户,我们不在乎获得你的这些信息!”
我说“很好很好,不过你们这种窃取别人信息的行为跟罪犯是一样的。小心我们举报你给警察。”
当天我相信那两人给气得够呛。
我碰到的骗局No.3 分时假日物业
这个其实不算一种“非法”的骗局,因为做这一行的公司合法地经营着,合法地在各种展会上吸引普通人的注意力并且试图把这些人引诱上钩。
所谓的分时假日物业(Time Share Holiday Properties)就是一种所谓的投资计划,你买的是他们给你展示的遍布世界各地的各种假日物业(比如度假村等等)的一小部分“产权”。所谓的“产权”能给予你在这些度假村每年数日的免费度假住宿。而且这种“产权”是无限期的,可以传给后代。
通常销售这种投资计划的公司会用一些手段把潜在用户吸引到他们的办公室,然后一对一地短时间高强度推销他们的“产权”。逼迫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决定并支付非常高昂的费用。
我也被他们吸引到了他们办公室(都怪我对他们的“小恩小惠”没有免疫力。说实话,上当受骗都是从贪图小便宜开始的!)
面对销售小姐在一面墙的如上面这种美图前口若悬河地推销,任何人都难以抗拒那种推销的压力和吸引力。宣传片、手册、详细地说明,到处的绝美的风景照片,世界各地的名胜。
然而,他们不知道我这个人第一对于推销从来不会马上做出决定,第二对于大数额的消费我是本能地抵制的。当然,内心深处我总觉得这个计划有一些猫腻在里面。
我拒绝了他们的“盛情”。对,如同其它的很多骗局,他们最后会告诉你,你必须在现在就购买,这个优惠走出这个办公室就没有了。
回家我详细地查了,才发现网上有人半价转让同样的“产权”份额。很多人买了这种timeshare后悔不迭。
其实这种骗局经不起推敲。他们这些物业到底销售多少份“产权”是没有数的。而且这些度假村总是在很偏僻的地方(建造起来便宜)。虽然免住宿费,但交通费用、在里面的消费都是他们说了算。再有,为还没有用过的服务预付一大笔钱总是非常愚蠢的。
当天,那个和我谈的销售小姐送我出门时偷偷对我说,她也从来不当场做出这种购买决定。看来她还是有点良心的。就是那种公司良心太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