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内容
生如夏花
Post 2021/02/03 01:49:04     文章主题: 粥是孩子的“万用参汤”!腹泻、便秘、不消化……都试试它!

腹泻了——用蛋花粥补水
蛋花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鸡蛋具有补益五脏的功效,而粳米具有养护脾胃的功能。 材料:鸡蛋1个,粳米100克适量。将鸡蛋磕入碗内,用筷子搅匀;粳米淘洗干净,待用;锅置火上,倒入适量清水,放入粳米,水沸后,改用文火继续煮至米开花时,将鸡蛋倒入沸粥中,稍煮片刻即可。

腹泻后,最好是吃些低渣的食物,不摄入或少摄入含粗纤维过多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芹菜、韭菜、香蕉、菠萝等,否则会加快胃肠蠕动,加重病情。常见的藕粉也是可以适当食用的,可以直接冲泡,补充营养、易于吸收、少渣,对肠道刺激较小。

咳嗽了——喝梨粥去火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魏帼介绍,儿童在秋冬季最容易出现咳嗽、痰多的情况,这和秋冬季气候干燥有关,同时也和他们天生脾胃娇嫩、饮食不节,容易滋生内火有关,这时可喝梨粥去火补水。

出自《太平圣惠方》的梨粥,配料简单,仅为梨200克,粳米100克。制作的时候,先将梨切碎放入锅中,煮半小时后,捞去梨渣。再加入粳米熬煮成粥即可。

方中所用的梨具有清热止咳化痰的作用,而粳米补脾健胃,药膳的重点在清肺火,可预防由于肺脏有热导致的肺热蒸液成痰,引起肺失清肃而出现的咳嗽,所以梨的用量较大,如果肺火症状不明显,也可适当减少梨的用量。

不过,中医认为,生梨的性质偏寒凉,所以脾虚便溏的儿童就不要尝试这个了。对于身体健康的孩子,也不是特别建议长期食用这个膳食方,以免损害脾胃。

挑食了——熬姜粥喝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魏帼介绍,有些小孩不好好吃饭,偏爱寒性的食物,使得脾胃虚寒,如果再生个病,脾胃就更容易受到影响。感冒了,喝些姜汤水可以驱寒,这是很多人都熟知的。其实,在脾胃受寒的时候,家长们可以给孩子熬点姜粥喝。

出自《寿世青编》的干姜粥,原方用干姜、高良姜和粳米一同熬煮,用来温中和胃,祛寒止痛,对于脾胃受寒严重,导致食欲不佳的症状,有缓解作用。
但是对于小儿来说,干姜、高良姜的温热性质太过猛烈,可以换用生姜,加粳米熬煮,生姜亦具有散寒止呕,温中的作用,同时性质温和,比较适合儿童食用。
生姜粥的做法也很简单,生姜3~5片,粳米100克,先将生姜煮水取汁后,加入粳米熬煮成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