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让我选一本最爱的书,肯定是《红楼梦》,所以平时去书店除了原著,我总要买和红楼梦有关的书籍,杂七杂八的看了不少,一直比较青睐周汝昌解说红楼,再者还有王蒙的,不过最近倒是迷上了蒋勋说红楼,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蒋勋是何许人。
蒋勋,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
很多人知道他是因为他在美学上的造诣,因为他总是在解说文学时与美学结合起来,所以再难懂的文字在他的笔下都会生出一种让人觉得亲近的美感来,读他的文字就像欣赏一幅画。
第一次接触蒋勋是在喜马拉雅听书里搜索关于红楼梦的相关有声读物时发现的,被他富有磁性的声音深深吸引了。每天睡前都会停一会儿,后来一旦没事就会在家里边做家务边听,再后来除了他的声音,更吸引我的是他在解说红楼梦时独树一帜的思维。 这就是《蒋勋说红楼梦》,是他倾注长达半个世纪反复阅读《红楼梦》数十多遍后的心血之作,也是蒋老师根据其对中国文化美学的精深研究,从人性的、文学的角度挖掘《红楼梦》独特的人文内涵,还原《红楼梦》真正的文学内蕴的震撼大作,他让读者不再陷入诸如考据、论证、红学派别的迷阵,以全新视角详解整部《红楼梦》。
一般人总喜欢在解说红楼时围绕红楼梦中的主角来说,而且角度也都是千篇一律的大范畴,可是蒋勋却从开辟新的角度来写,这让人耳目一新。
听完了蒋勋说红楼,又跑去买来了《蒋勋说宋词》,看的我爱不释手,没有华丽辞藻堆砌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简单易懂,却又蕴含着很深的哲理,就像一幅画,看起来一目了然,细细欣赏揣摩,又能咂摸出不少新鲜来。如果你喜欢古诗词,却又觉得无从下手,推荐一定要去看看蒋勋说唐诗宋词。
这两天我买来了蒋勋说青春红楼系列《微尘众》,共四本,在苏州诚品书店买的,书中以独特的青春视角、从心理学、文学、民俗等不同知识领域解读了另一种《红楼梦》。里面有彩色的插图,按照我之前看书的习惯,不喜欢文字配插图,不过这是例外,因为插图很有美感,不矫揉造作,也不显得突兀,文字和图相得益彰。
蒋勋说过:“《红楼梦》是可以阅读一辈子的书。我是把它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下面言归正传,说今天这本书《微尘众之红楼梦小人物》。目前我只读了第一册,共30章,每一张都写红楼梦中的一个小人物,所谓小人物就是我们在看红楼梦这本书时总是忽略的人物,这些人中有些是仆人,地位低下;有些是配角只出场一次;还有的连个名字都没有;甚至有些在整本书中就出现了一个背影……但无论是哪种,都在短短的文字中以最饱满的形象示人,只是我们总追着主角去跑,黛玉葬花、宝钗捕蝶、晴雯补裘、探春掌管家务、湘云醉卧石榴石、宝玉挨打、凤姐显神威等等,这是我们看一遍就能看到的,但是你注意过王狗儿、酷儿、戴权这些小人物嘛?
其实红楼梦我读了很多遍,但也还是会忽略这些人物,而当我读完蒋勋的解说后,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小人物的故事竟如此精彩。这些小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那样真实丰满。
王狗儿是一个典型的农村不得志的中年男人,无权无权,没有事情可做时就会打骂老婆,看到这里我们总会去一味地谴责,却忘了这样的男人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因为他什么都没有,甚至连盼头都没有,唯一有的就是一个忍气吞声的老婆,其实他只是习惯了这样窝囊着,打骂老婆成了一种发泄。听蒋勋一说,原来这样的小人物像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小细胞,有了这些小细胞,人才丰满生动起来,否则干瘪无趣,哪有美感可言呢?
在《红楼梦》里,可能就是一个小人物,一晃而过。但是对他们自己来说,他们只是在这里客串了一下,转而又去过自己的生活。在这里,他是小人物,但对他们的人生,却是重要的角色。忽略了这些小人物,自然就会漏掉很多精彩的故事,也许就是这些小人物小故事才是整本书中伏线千里的隐喻。
除了小人物,自然还有很多我们忽略的小故事,蒋勋给这些小人物小事情一个唯美的名字——微尘众,碎为微尘的众生。
他说:“仰望晴日夜空,无数星辰,密密麻麻、大大小小、远远近近,多如恒河沙,漫天无边、无尽、无量的星辰,也让我体会到微尘众。”
读到这里,我想:我们又何尝不是微尘众呢?
说起小故事自然可以以下面的为例。宝玉遇到藕官悼念菂官,在大观园烧纸,在在当时是令人忌讳的,他喝退了要去告发的婆子,帮助藕官掩盖了过去;他看到龄官在蔷薇架下写“蔷”字,自己淋了雨还浑然不决,还一面让龄官去躲雨;他对黛玉的好则是更不必说,每每有触动黛玉心事的地方,他都好言相劝……这些无一不说明宝玉是个感性的人,所以,读这部作品要带了感情进去,这才能深切体会到所有人物的悲欢离合。
在《红楼梦》里还有许多的小细节、小事件都被忽略掉了,但作者的用意却很深刻,这需要细细体会和品读。尽管读过多遍《红楼梦》,有一个细节如果不是《微尘众》这本书重述,我可能就一带而过了。有一回讲到吃螃蟹宴,平儿要螃蟹拿回给凤姐吃,李纨却叫住她吃一杯酒。李纨应是亲密地和平儿坐在一起吧,平儿过一会说:“奶奶你摸得我怪痒的。”继而又摸到了平儿贴身带的钥匙。这是唯一一次李纨与平日素检、质朴不同的地方。李纨年轻的心早已荒芜了,因为社会礼制,她不能穿艳服、不能戴花、不能太过打扮,她要恪守妇道。但是这一次,李纨亲密地触摸平儿,内心的荒凉倾泄而出。曹雪芹只是略微点到,转而又写别的场景,所以,读了这许多次《红楼梦》,这个镜头都一闪而过了。但这次蒋老师把这个镜头放大,让读者对李纨的人生更多了感触。
不过我建议在读《微尘众》之前再度一边红楼原著,那样你才会发现,这本书就犹如看大书时的话外音,蒋先生依然用他充满磁性的声音娓娓道来,不急不徐,不高不低,把那些小人物慢慢道来。如果说《红楼梦》是一道盛宴的话,那《微尘众》这部本书就是一道餐后酒,帮助大餐的消解,并可回味盛宴过后味蕾的满足之情。